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痛陈中转站弊端 未来垃圾站将像"服务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6 1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东南大学的专家在“华东地区废弃物处置研讨会”上,详细剖析了目前南京垃圾中转站的弊端。专家认为,南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美观大方、现代感强、生态型良好,并配有附属建设,如公厕、绿化带、小型机动车停放区等”。南京市市容局表示,会考虑采用这种新式中转站的模式,杜绝中转站扰民的现象。
  现状:
  目前垃圾中转站让人厌恶
  根据专家测算,以南京的生活垃圾日产量为例,仅小型中转站就需要168个。而目前,南京中、小型垃圾站全加起来才140余座。且主要有“地摊式”、“集装箱式”、“吊斗式”等7种,有异味、噪音、扬尘、污水、病虫害等问题,让市民非常厌恶。“又需要,又不想要,中转站就是这么尴尬”,南京市市容局的一名负责人很无奈地说。
  东南大学的专家发现,虽然南京垃圾中转站均为中、小型,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但是,渗漏液具有极高的污染性,不应直接排入下水管网,且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臭气是亟待改善的重要问题,对恶臭的不适感觉是居民不愿其建在住宅附近的主要反对意见。
  另外,垃圾中转均为开放作业,垃圾房式,没有采取绿化措施。与此同时,垃圾存放在屋内时间长、垃圾装车时间造成较大噪音。遇到管理人员疏忽的时候,还经常造成桶不入屋,或垃圾直接投放在垃圾屋外,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构想:
  建得像“高速公路休息区”

  垃圾中转站应该建得像“高速公路休息区”,这是专家描述的“新式垃圾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专家说,垃圾中转站的“主体建筑”周围必须有“附属建设”,比如公厕、绿化带、洗垃圾容器区、小型机动车停放区。总之,垃圾中转站应当是美观大方、简朴实用、现代感强、生态性良好,与周围环境协调。
  垃圾中转站的“选址”是许多南京市民关心的问题,专家认为应当距居民住宅、商业楼宇10米以外。还可以借鉴上海经验,在城市边缘新建几个“大型转运站”,这个区域的绿化率要达到10~30%。为了减轻污染,垃圾中转站还应配备除臭系统,设置负压抽风除臭系统,采取隔音减噪措施。
  这次研讨会汇集了华东地区许多环保专家,南京市市容局也派出了全体处级干部到会学习。当谈到专家提到的“新式垃圾中转站”和“分类压缩转运车”,南京市市容局的负责人表示,垃圾中转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不解决扰民问题,就发展不下去”。他们将派工作组外出考察,并考虑采用这种新式的垃圾转运方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1 05: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