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以来,我市市政公用系统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拓进取,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市民对市政公用事业的满意度与幸福感不断提升。
现在,党的十七大刚刚闭幕,“市政公用人”更加明确了发展方向。市政公用系统将在十七大精神的引领下,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在供水、供气、水环境、道路出行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使市政公用事业再上新台阶。
公交:让出行又好又快
“你幸好当初没把房子卖了,现在的河西就和市中心一样。”到成梅家串门的亲戚总是这样对她说。而几年前,他们总说她家在郊区。
家住龙凤花园的成梅5年前搬到了这里。“那时整个龙江地区只有三四条公交线,车站也很少,最近的离我家也有一公里。”成梅说,由于交通不便,亲戚朋友来往越来越少。
“2002年,市政公用部门急百姓之所急,开始完善龙江地区的配套设施。小区门前增设了43路公交站台,从家里出来,走个5分钟即可到达小区门口的公交站台。”成梅说,随后,龙江地区新建公交站台不断出现,公交线路随之增加。2005年,龙江的公交线路已达到16条。
2006年,市政公用部门又对龙江公交线网进行了优化。在居民集中较多的宁工新寓、宝船听涛、高教新寓等小区附近建设了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公交枢纽站,延伸、调整了7条公交线进入枢纽站。另外,建设了一座大型公交枢纽站,5条公交线路在此带客。有了公交配套设施的先行,当地的房价和居住环境在也不断提升。
5年来,我市不断完善主城区与仙林、江宁、河西等新城区的衔接,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公交线路增加169条,达378条。公交车辆增加1007辆,达5367辆。
龙蟠中路、江东路等一批公交专用道也陆续设置,专用道上车辆的通行速度快了20%。小行、安德门、迈皋桥三大公交枢纽的设置,实现了公交与地铁的零距离换乘,让市民的出行又好又快。
出租车:让“爱心”不断传递
出租车行业不仅是与市民相关的民生行业,它的稳定更是关系到一座城市的稳定。我市共有近万辆出租车,要管好这个行业并非易事。而我市市政公用部门却让这个行业不断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去感染着整座城市,甚至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2005年,作为城市窗口的南京出租车行业,在十运会期间,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着南京城亮丽热情的文明形象。不但车型崭新、顶灯闪亮、座套洁白、用语文明,还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
做好事“惊动”浙江媒体的陶金陵,让美国游客竖起大拇指的陈大生,免费接送十运会客人的陈立新……
这些,南京人都记忆忧新。2006年,借助召开十运会的东风,我市开展了公交车、出租车“双十佳”驾驶员评选、推广“三句话”文明用语等活动。在2006年度行风评议“回头看”民主测评中,出租车行业的综合满意率为84.3%。同年,还有6家出租汽车企业被全国出租汽车协会评为“规范管理先进企业”,12名出租汽车驾驶员被评为“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
2007年,出租车行业再接再厉。为了让28名来自沈阳的“迟到”艺考生,能够赶上中国美术学院在南京招生点的报名。全市百辆的士自发报名,放弃生意,前往机场免费接送这些考生。临别前,深受感动的考生家长感叹南京不愧是一座博爱之都!省市领导更是称赞南京“民风可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