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8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快速公交露出庐山真面目 如坐地铁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4 1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坐BRT(快速公交)与坐地铁相似,市民进入BRT车站后,可以自由选择站内停靠的线路免费换乘。最新的《中山大道BRT试验线工程方案设计》昨起在交通整治网上公示,详细描述了市民今后乘坐BRT的方法和步骤。市建委和市交通整治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方案是近期有关部门在今年4月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后,根据前一阶段市民群众和专家提出的意见作出修改后的最新方案,欢迎市民对该方案发表意见,交通整治办将在综合各方意见基础上再对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试验线全长22.9公里设29对站台
    中山大道BRT试验线全长22.9公里,呈东西走向。西起天河区广州大道,东至黄埔区下元,穿越天河区和黄埔区,由天河路(2.8公里)、中山大道(13公里)、黄埔东路(7.1公里)三个道路部分组成。其中天河路和中山大道属于市政道路,城市主干道一级,红线宽度60米。黄埔东路属于公路性质,红线宽度为60米。全线设置路中侧式站台29对。其中,因走廊西部客流大,需要的站台长,受道路条件影响,采取对开式站台设计;走廊东部客流较小,需要的站台规模较小,采用错位式站台设计,减少道路扩宽段长度。
    为便于BRT车辆和调整后的支线普通公交车的接驳和换乘,车站原则上在临近现有普通公交车站处,根据客流需求并结合道路条件设置,站台间距原则上为800米左右。由于中山大道BRT停靠站路段需设置超车道,基于交叉口空间资源有限,中山大道BRT停靠站原则上均设在交叉口100米范围外,以保证交叉口原有的通行能力。
    车站采用水平上下车及车外售检票形式,侧式站台高35cm。车站规模根据客流和服务线路数量设计:车站规模通常为1-2个子站,站台长度60m(长)×4m(宽)、120m(长)×4m(宽)及175m(长)×5m(宽),个别客流极大的站车站长度为3个子站。BRT站台处,根据公交车流量,BRT车道需要占用双向4车道。道路拓宽,社会车辆和小汽车仍然维持双向6车道。
    石牌桥、岗顶和车陂站直通地铁
    在BRT试验线里,乘客进出站主要采用两种形式:其中有10座车站临近交叉口,乘客可结合交叉口信号,利用地面横道线进入车站:另外的车站则通过全线24处立体过街方式来进入车站,包括12座新建天桥,3条改建后的现有人行隧道,3条整合后的现有地铁人行隧道,6座改建后的天桥。BRT试验线定位为地铁的补充和延伸。全线在石牌桥、岗顶和车陂站处与地铁站整合。乘客可以直接由地铁车站通过隧道进入BRT车站,也可以先通过天桥、人行隧道或斑马线到达路中车站,买票进站,再乘车,并可以在站台处免费换乘所有停靠BRT站台的公交车辆。
    站内设乘客信息实时显示系统
    BRT车站内设置乘客信息实时显示系统,且BRT行人引导系统将采取由大到小、由总到细、逐步引导的分级引导模式。并通过一系列颜色的划分,使该行人引导系统更直观、更便捷、更有效。
    行人引导系统按照指示范围、指示内容和功能由总到细共分为A、B、C、D四级。其中:A级指引标志为BRT车站外围总体引导,为行人进出车站提供指引,并提供全部该车站所停靠各行车线路的相关信息;B级指示标志对进入BRT车站的行人进行第一层引导,主要负责人行天桥上双向线路的指示和分流;C级指示标志在B级指示标志的基础上,对进入该向线路的行人进行引导,帮助行人确定所需车次所停靠子站站台的具体位置;D级指示标志对行人进行最终引导,明确提示该站台所提供的车次列表。
    23条公交线进入走廊方向基本不变
    广州的BRT运营模式下,乘客无需换乘,可以坐BRT线路的公交车进入和离开走廊,最大化节省乘客时间,和最大化允许现有公交线路进入走廊行驶。
据客流和车站饱和度测算,目前行驶中山大道的公交车有23条占用中山大道路程比例长,发车频率高,也是最多乘客搭乘的线路将进入走廊行驶,非BRT系统的车辆不允许进入走廊行驶。
    现有的公交线路进入BRT后方向基本不变,乘客乘坐中山大道的23条BRT线路公交车,可以前往市内各个区域,不需换乘。并可在岗顶、石牌桥和车陂站同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进行换乘。如目前乘客乘坐210路公交车前往火车站,BRT系统完成后,乘客仍可以乘坐210路,也可以乘坐269路、33路、242路,不同的是进入车站一次付款,多路选择。前往同一目的地方向的车辆将安排在同一子站停靠。市民在走廊外乘车与现在一样,可使用羊城通或投币方式;在走廊内乘车时需要先利用过街设施到达路中车站,通过羊城通刷卡或投币方式进入车站候车。BRT车站类似地铁系统,进站后可以免费换乘所有停靠线路,但出站后需要再次买票才能进站。
    体育中心到岗顶段提速至34公里/小时
    对于一直以来有市民担心,BRT会使中山大道上其他车辆的交通状况恶化的问题,方案中特别作了解释,其中强调BRT将对于BRT走廊沿线(尤其是中山大道)的混合交通将会大大提高其通行的效率。据介绍,目前的中山大道基本为双向8车道,公交车辆在路侧站台停靠,在路段与社会车辆混行,由于公交线路很多,目前进站公交车和右转车﹑出租车互相干扰,严重影响交通,造成拥堵。
    实施BRT试验线后,中山大道非站台段,仍然保持双向8车道,公交车进入路中行驶(占用2车道),小汽车和社会车辆在公交车道外侧行驶(占用6车道),这样避免了车辆间的相互干扰,达到各行其道的目的。
    尤其是在中山大道走廊西部,修建BRT后,可从常规交通中抽出并纳入BRT走廊的公交车辆占了中山大道西部交通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山大道体育中心到岗顶间的路段,社会车流的运行速度将从12公里/小时提高到34公里/小时。
    沿线将设自行车专用道和停车保管站
    快速公交(BRT)项目不仅仅在于提供专用车道给公交车,而利用这次实施机会,改善道路沿线环境,提供和完善各项市政配套设施,使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以及步行出行更加有吸引力。
    因此,在BRT项目中将同步建设天桥和行人过街设施。新建天桥12座,改建6座,改建人行过街隧道3条,改建地铁过街隧道3条。过街设施中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所有过街设施预留加装电梯的可能。在电梯未能安装到位之前,不方便人士可利用过街按钮和专用信号灯。另外,将沿着走廊设置专用和隔离的自行车道,自行车与汽车、行人均各行其道。并因地制宜,在合适的绿化位或天桥底,将土地硬化后提供自行车停车保管站,方便居民出行。
    此外,还将针对事故多发交叉口的设计进行完善和修改,调整一些主要交通路口的交通组织,如缩小转弯半径、增设行人安全岛,以及其它一些不会对交通流造成不利影响的措施。
    坐BRT五步走
    步骤一:乘客进站前先明确目的地、选择自己所需要乘坐的公交线路;
    步骤二:通过行人过街设施,进入路中站台,刷卡或投币后通过入口闸机进站;
    步骤三:根据站内乘客指引标识,到该线路车辆停靠的子站候车。通过站内电子显示屏,可以知道车辆还有几分钟到站;
    步骤四:车辆进站,乘车;
    步骤五:到达目的地,通过出口闸机,出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7-8-24 13: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07-8-24 13: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ofdj 于 2007-8-24 12:57 发表
我们就放眼看着它怎么死


距地死无所谓 大不了就系落台 但系留翻个烂摊子比我地市民 留翻一大堆又大又肥的车系各公司 尼d边个来补偿
4
发表于 2007-8-24 20:27 | 只看该作者
到时看下JW点样落台!!!
5
发表于 2007-8-24 20:45 | 只看该作者
哦,睇过报纸了,呢个只不过系初步既构想,只系一个假设,究竟行唔行得通,我霖交委自己都唔知,敢于系城市交通最差既路段整BRT,我霖呢个都算系全国首例了
6
发表于 2007-8-25 00:30 | 只看该作者
算把啦   市民讲个D疑问交委都稳左D“专家”一一否认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4 09: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