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行业是复杂的。它不象火车有轨道,不象飞机有航线,却比火车飞机更多的与人接触。先天条件就把汽车运输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人是情感动物,他的变化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面对重大的环境变化,公交司机也不断地受着影响。因职业的特殊性,他的变化和影响就不单是司机一人的关系了,而是关系到他人。因而,面对环境的变化,公交司机应该如何面对,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处理好“车外情节”
人比其它动物之长就在于人会使用工具。通过对工具的运用,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汽车是工具的一种。公交司机凭借驾驶汽车做出他向社会的贡献。
公交司机是社会成员,是很普通的人,别人具有的喜怒哀乐公交司机也有。所以同样受着客观环境的影响。
公交行业,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运送任务。一般都能知道当日工作量,收车后同样知道明日的工作任务。这是在正常情况下。但是,一次改变行车线路,或在正常班次中需要加班(再跑一趟),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公交司机如何应对呢?任务是必须要按要求完成的,但会不会引起你的不满呢?比如说,原来计划跑完车后去机场接一个朋友,或是有一个必须参加的宴会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任务的变化改变了自己的计划,这种情况应如何应对呢?
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天的自我活动,如果是百分之百的话,其中只有10%是不可违拒的,而90%是可以变化的。比方刚才列举的例子,遇到临时加班出车,调度是根据当时运行情况做出车辆调动的,对司机来说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对此事的处理方法却多种多样。比如,对调度说明情况为什么不能执行新的安排,或临时通过组织请另外一个司机顶替,或是与其他司机对调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如果因事情没有处理好,影响了心情,就不能对安全行车提供保障。
学会“开倒车”
现代化的汽车,都有能使汽车前进和后退的装置,否则会带来很大的不便。倒车时,车速低使用起来容易,但因为视线欠佳操作起来有些麻烦。但是“不倒”是不行的。汽车如此,人是否也能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人也有“倒车”的时候。说到人的“倒车”,就不单单是公交司机的事了,在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倒车”。
首先我们说行车中的倒车。倒车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前进不了需要倒,一种是走错路需要倒。无论哪种原因都是有些强人所难,使人扫兴。但是,该倒车的时候倒了,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往往改变了现实状况。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倒车是另一种前进。一般来讲,“开倒车”是个贬意词,往往代表“返工”、“重来”,使人犯嘀咕。但是揣摩一下,如果不开倒车有许多事是做不成的。现在用写文章来解释一下倒车的必要性。
写文章是要修改的,一气呵成定稿的情况是很少的。写到纸上的东西是原来认可的,现在又要重新再来,有的甚至大篇作废或全部不用。修改稿件就是“自己反对自己”,改后重来就是开“倒车”。试想,如果不改行吗?不行的。经过多次修改终于成功了,但是不要忘记,如果原来硬着头皮顶下去不修改,成功将是遥遥无期的。
开汽车也一样,汽车上设计倒档就是让“改弦更张”的。如果你硬要坚持不倒,轻者影响任务,重者可能发生很不愉快事情。所以,学会“开倒车”是成功的重要手段,这个简单道理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懂的,需要经过岁月的磨练。 (未完待续)
(通讯员 苗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