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炎炎夏日下,两位台湾游客在河南中路南京东路口徘徊了半个小时,只为寻找前往七浦路市场的66路公交车站。最后,他们在交通协管员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这个“车站”。其实这个车站近在咫尺,但由于临时站牌不明显,让两位游客在烈日下没了方向。这是笔者日前亲眼所见的一幕。
笔者随后调查发现,由于轨道交通10号线施工,66路南京东路公交站临时向北移动了100多米,小小的临时站牌躲在了一块禁行交通标志牌下,不是刻意寻找确实很难找到。近期,沪上有100多个轨道交通车站正在建设,许多公交线路进行了改道、缩线等调整。公交站点变更了,与之相配套的站点名称、车厢内的走向图、报站系统却没能及时更新,给乘客的出行造成不少麻烦。
138路公交车从上海体育馆到长寿新村,途径淮海路10号线施工封路区和常德路7号线施工封路区,其中常德路封路已有半年多。但是138路公交车车厢里的线路走向图被取走后再没换上新的,语音报站系统也索性被关闭了。在漕溪路公交枢纽的终点站,乘客询问调度室里的工作人员封路后线路变化,工作人员只简单回答了一句:“以前怎么走,现在还是怎么走。”这句不负责任的话大大误导了不了解情况的乘客,后来这辆车上至少有5位乘客乘错了站。
北嘉线今年5月因配合道路施工调整路线,原交通路上的站点平移到了新村路,但站名却没有更改。以这条线路的杨家桥站为例,原站点与临时站距离相差极远,车上的售票员也坦言:“从临时站到原站,靠两条腿走是走不到的。”另有读者反映,48路、945路等公交线路改道后站名不改,但事实上,“番禺路站”、“香花桥路站”与番禺路、香花桥路已经距离很远了。
此外,还有乘客反映,公交线路一般只通知临时变更,不通知变更结束,有些还不及时撤销临时站点的站牌,造成了许多不知情的乘客依旧在临时站候车,耽误出行。上海城市交通网是交通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所有线路调整的信息都会在此发布。笔者发现,虽然乘客同样关心线路调整结束的信息,但这个网站却从来不公布相关消息。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启动,公交线路绕道、缩线不可避免,对公交主管部门和公交企业而言,应该努力完善配套措施,把对乘客的影响降到最低。笔者发稿前获悉,66路闻过即改,已经在前天竖起了醒目的临时站牌,138路的运营方巴士新新公司也表示马上进行整改,让乘客能够方便获悉改道后的线路和停站情况。但更多改道后的公交线路呢?如何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是公交行业亟需补上的一课。
实习生 朱正炎 记者 陶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