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上10点半,的哥李明(化名)从南湖载着3位乘客前往安徽全椒。考虑到个人安全,李明就通过刚刚安装不久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与负责业务的天泽服务产业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联系。没想到工作人员居然告诉他该系统只能在南京市内对车辆进行定位,一旦出城就“失灵”了。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当车辆行驶到浦珠路查报站时李明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出城登记。可3位乘客都忘带了身份证,经民警一番核实后发现,其中一位乘客居然是三逃人员。
“乖乖,当时可把我吓了一大跳,庆幸自己按出城规定办理了登记手续。”回忆起当时的一幕,的哥李明仍有些心有余悸。同时他也质疑:“GPS”全球定位系统咋成了摆设?
的哥原声
要求超出服务范围
李明说,因为他有一段时间未跑外地了,为了弄清从南京到全椒的距离以及沿途的过桥过路费,李明就通过刚刚安装不久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与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车载对话。
“我想知道从南京到安徽全椒全程约多少公里及沿途过桥过路的费用是多少。”服务平台工号是828的工作人员回答:“目前该系统不提供此类服务。”李明继续发问:“那么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呢?”“目前只能提供安保和定位服务,也就是说通过系统可以查看车辆的具体位置。”李明表示他马上要送客人去安徽全椒,希望工作人员能对他的车辆进行全程监控。
然而,听完他的请求后工作人员再次告诉他:因服务平台没有安徽省的电子地图无法查出车辆在安徽的具体位置,只能粗略知道他的车辆在安徽。见状,李明只能无奈地驾车往安徽全椒方向驶去。
车上坐着三逃人员
由于当时车上坐着3位男子再加上又是深夜,当车辆行驶到浦珠路查报站时,李明进行出城登记。可当值勤民警让车上乘客拿出身份证进行核对时,车上3位乘客居然都称忘记带了。
于是,值班民警就让3位乘客报出各自的姓名,依靠警务平台对乘客的身份进行核实。当民警核实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男子时发现,此人属于三逃人员。
李明告诉记者,“GPS”全球定位系统从6月15日试运行以来,他对报警键格外注意。在此期间,他曾经4次故意按动了报警键,可每次等了15分钟后仍没有得到服务平台的反馈。于是他就通过车载系统与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联系,可得到的答复居然是:与他们的系统没有任何关系,主要是受到网络影响。
“报警键按动后15分钟内居然没有任何反应,这能不让我担心吗?”李明质疑。
公司解释
全球定位缺少互通 ?
对于的哥李明的“遭遇”以及提出的种种疑问,全球定位系统天泽服务产业服务总监吴女士进行了相应的解释。
“既然该套系统名为‘GPS’全球定位系统,所以该辆出租车从南京开往安徽的整个轨迹都能够监控到。或许是对该系统不太了解,所以广大司机可能存在一个误区。”吴总告诉记者,目前该套系统没有开通导航业务,但每30秒每辆车上的定位系统都会主动往服务平台发回相应的数据,所以每辆车行驶的轨迹、里程等都是可以查到的。
对于的哥李明提出的疑问,吴总解释说,由于目前该套系统仍处于试运行阶段,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报警装置为例,由于该套系统刚刚使用,许多司机对报警装置都很好奇。从目前的情况看,一天的报警次数在500-600次。虽然工作人员并没有对每一个警报进行回复,但已在后台一一排除了。
吴总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该套系统主要提供调度业务,也就是为市民与司机提供一个平台,从而既方便了市民的打车也保障了司机的营收。同时,考虑到司机的人身安全,服务平台有专门工作人员处理报警业务。只要有报警信号出现,专职的工作人员首先会确定求救的车辆,然后利用监听功能对车内人员的对话进行1-2分钟的监听,以此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措施。
“其实,司机的担心也可以理解,只是双方之间缺少沟通。”吴总告诉记者,的哥李明当时要求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定位,考虑到对方的身份是否真实,为了确保司机的安全,工作人员不可能随便说出车辆的具体位置。但是,既然司机表示当时他在车内,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将车辆地点通过系统进行发送。这样,既解决了核实身份的矛盾也解决了司机的疑惑。
吴总告诉记者,以上情况他们也考虑到了,目前他们已经印制了一些操作手册,准备给每个的士公司都送一些。
职能部门
在试行阶段找出问题
随后,记者把了解到的情况跟市客管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反映。针对“GPS”全球定位系统出现的种种弊端,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释。
“该套系统是从6月15日起进行试运行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快1个月了。之所以仍处于试运行阶段,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试运行找出该系统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该系统一旦正式使用就不允许出现以上的种种问题,否则职能部门就要查找相关责任人的问题。
从目前各个方面反映的情况看,一部分司机对该系统还不了解,有的甚至还不会使用。为此,职能部门准备让各个公司挑出一些行政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回公司对每位司机进行传帮带,也希望以此让“GPS”全球定位系统更好地为市民和司机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