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豪雨浇出排水管网不足 城市发展地下不能欠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2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经几天豪雨的“洗礼”,南京不少地区,尤其是江宁等新区受灾严重。引人注目的是,玛斯兰德、复地朗香、江南青年城、宏运国际村……沿江宁将军路、佛城西路等多家新建楼盘遭受水患。一场大雨为何会让这么多崭新的楼盘陷入泽国,问题出在哪儿?

  答案在现场。记者7月9日在江南青年城采访时,一户地下室淹成“游泳池”的业主说,让她非常奇怪的是,所有的水并不是从窗户涌进来的,而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在她的地下室,记者看到墙角有一个下水管道。“所有的水都是从这个管子进来的,把墙面都冲脱落了!”据验房师查验,这与楼盘地下排水管道设计有关。无独有偶,另一户业主告诉记者,他发现雨水很难进入地下,不少雨水是通过电线管线排出去的。

  现场一位正在排水的工作人员称,这一带小区的雨水之所以难退下,与地势低洼有关,小区内的积水并不光是雨水,大量的水是由市政管道里面的水倒灌过来的。

  南京市防汛指挥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江宁一带受淹地区的下水道最终要抽排到外秦淮河里面去,但实际上,外秦淮河的水位比较高,这不光加重了排水的压力,还形成了倒灌的局面。现在看来,当初的排水设计有缺陷。

  在专家眼里,江宁等处新建楼盘水漫金山,最大的症结正是地下管网先天设计不足,小区排水设施细节考虑不周。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三所一位专家透露,青年城等小区所在地区,虽然建起了幢幢高层住宅楼,但是地下管网的规划却一直处于断断续续“补建”的状态。这里的土地最早是预备作为工业园用地的,但是后来大规模改为住宅用地,仓促转型导致地下管线的建设先天不足。该专家还透露,还有不少地方建起了楼房,而地下却多年没有管网建设!一旦遭遇大雨,必淹无疑,更别提今年这场大雨是几十年一遇的。

  “我们总是说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而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排水系统也好,供水供电系统也好,有时考虑并不周全。而像欧洲一些国家,一份规划几百年都够用了。”

  省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这是以前快速发展的欠账。“暴雨带来的城市大面积被淹,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说偶然,是因为暴雨强度比较大,即使有正常的管网设计,但瞬间漫流很集中,一时也无法排泄。事实上,这种情况国外也有,比如正常的设计是按百年一遇来设计的,但如果是两百年一遇,那也可能排泄不畅。

  但必然的因素更多。有的是管网设计达标,但却未及时开闸放水,窨井盖和管道也没有及时打开;有的是规划设计未到位,比如在一些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快速出让地区,规划设计并没有认真地做好,重大规划不明确、不到位,还在不断地修订,在没有明确的规划指导下,开发商可能就会按自己的理解去设计楼盘的地下管网;还有的则是规划设计到位了,但整个市政管网的建设还没有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急着开建销售,就必然导致楼盘管网的不规范。当然,也有的楼盘,开发商在地下管网的修建中偷工减料。

  专家认为,现在城市建设中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只看到了地上而忽略了地下。因为地下管网是系统性的大投资,所以不太紧迫时,建设日程上排不到它。难怪有专家说,“南京老城区内现在尚存有民国时期乃至明朝时期的地下管网,不也用得好好的吗?我们现在新建的地下管网为什么就这样脆弱呢?毛病就出在,往往是先建再说,不到万不得已不去补救。”

  “大楼好比一棵大树,地下管网好比树根,只有管网齐全了,大楼才能站立得稳。但是钢筋混凝土地表下面,基础设施却极为脆弱。地下基础设施如果不达标,地上的建筑即使气派恢弘,也不过是表面文章,是不实用的摆设。”

  专家认为,豪雨浇出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是件好事,欠下的账应该尽早弥补,比如由政府牵头,重新计量地下管网荷载,并补建泄洪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7-7-12 18:12 | 只看该作者
设计的问题,没有达到抗百年一遇的大雨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9 03: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