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早高峰堵车排队长1.5公里
前天上午,记者驱车体验机场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
从城区由北向南一驶上连接线,眼前就呈现出奇特的景象:通往机场方向车道车流滚滚,一眼望不到头。车速时快时慢,一旦车速减缓,便有心急的司机驾车进入禁止行驶的应急车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通往南京方向的车道却颇为冷清,车辆都是呼啸着疾驶而过。
上午8点51分,驶近翠屏山匝道,前方车辆已排成长龙,时速顿时降低到只有二三十公里。出匝道口时,车速更是慢得出奇,直至车子裹挟在连绵不绝的车队中动弹不得。记者车前是一辆私家车,见记者走到车门旁询问,车主陈先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还有8分钟就到上班时间,肯定又要迟到了。”陈先生从河西奥体新城小区家里开车到江宁开发区的单位上班,平时约需20分钟。考虑到星期一早高峰路挤,他特地提前10分钟出门,可由北向南上了机场高速公路连接线后,他不时被迫减速缓行。快到翠屏山匝道时,汹涌车流干脆全都停止走动,路面顿时成了巨大的停车场。
记者事后了解到,堵塞是因为距离匝道口300多米处发生了一起两车碰擦事故。幸好有交警正在匝道口执勤,见状立即跑去处置,很快就恢复了交通。
匝道上更堵,约500米长的匝道竟耗时6分钟,而后面主线上的车辆已排队长达1.5公里。记者驱车时走时停,至匝道口与开元西路呈“丁”字形平面相交的路口,见到配有倒计时器的信号灯已不起作用,有4名交警在路口不住地用手势指挥车辆通行。
探源:高峰车流量超过长江大桥
机场高速公路已患上“交通拥堵症”,其原因除了机场新增航班致使车辆增多,更主要的是宁高、宁杭两条高速公路的开通引来大量过境车辆,尤其是江宁开发区已高达60万的人口造成了潮汐式的交通。
据了解,机场高速公路北起绕城公路的花神庙互通立交桥,南至禄口国际机场,全长28.7公里,双向4车道。这条高速公路1997年6月通车初期,每天车流量不足1万辆,而今已增至3.8万辆。其中,从起点至位于江宁开发区即翠屏山匝道的4公里长路段更是高达6.6万辆,已超过同为双向4车道的长江大桥6.4万辆的车流量。据专业调查公司调查,最高车流量甚至达到过7.9万辆。
车流量本已翻番,而通车已近10年造成路面损坏不时需要修补,此时更易出现数公里长的车堵现象,使得乘机旅客叫苦不迭。
据机场高速交警大队有关人士介绍,市区通往江宁开发区,目前还有宁溧路可走,但这条道路交通眼下也已饱和,行车艰难。通往江宁开发区还有一条双向6车道的将军大道,路宽车少。但从市区到将军大道的道路曲折且较窄,也很不好走。这造成了机场高速公路出现了拥堵的局面。
出路:变应急道为行车道
怎么缓和甚至消除这一“病症”?有关交通专家开出了良方。
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关专家建议,就机场高速公路全线来说,不妨将现有的两侧应急车道改为行车道,双向车道由此从4股扩为6股。同时,每隔500米增设一处港湾式停车点,停车点长100米,宽5米左右,可同时停靠4至5辆轿车,或2至3辆大型车辆即可。
这位专家说,长期以来,应急车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闲置状态。一旦出现堵塞或发生事故,又总有车辆占用应急车道,以致救援车辆无法通过应急车道到达现场。并且,应急道宽仅2.5米,无法容纳抛锚的大型车辆,夜间追尾撞上抛锚大型车辆的事故,在这条高速路上已发生多次。假如应急车道取消后,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可腾空并封闭最右侧一股行车道,供救援车辆行驶和停放。
在这方面,杭州至宁波的杭甬高速公路是个成功例证。他们取消应急车道并增设港湾式停车点后,通行量提高了3成,而且由于故障车辆停靠不占用行车道,还使追尾事故下降了9成。
这位专家说,改造应急车道,设立港湾式停车点,更重要的在于不需要像沪宁高速公路扩道那样,对机场高速动大手术,这样既能节省大量改造时间,更能省下大笔的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