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时讯 张程伟
一脚油门轰黑路面的“墨斗鱼”小公共本月底将彻底在通州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绿标、配备空调的新型小公共。新车带给乘客的不只是舒适的乘坐感受,还降低了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更加符合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需要。
自2009年8月份,区环保局分阶段开展了多次针对公交车专项执法检查,检查重点为区内小公共,来自北京市机动车尾气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路查现场进行了督导。当时在玉带河大街,检查人员对过往小公共进行现场拦截,通过目测尾气的检查方式,1小时内共拦截小公共10辆,仅有5辆尾气合格,其余5辆均为冒黑烟车辆。其中一辆更是在检查人员踏下一脚油门的同时,冒出浓重黑烟,黑烟过后,连柏油路面都被喷出了一条黑线。
针对区内小公共冒黑烟情况,在控制大气污染,加大路查路检,入户检查的同时,区环保局多次协调相关部门,旨在加快黄标车淘汰治理。北京市恒基客运有限公司也把车辆尾气整治与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检查并重,变成日常检查工作之一。对于老化车辆,筹措资金,更换新型车辆。经过多方努力,在恒基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区国资委和区财政的支持下,区内黄标小公共的淘汰工作顺利展开。
区环保局尾气办裴主任表示,全区原有黄标小公共102辆,大部分为冒黑烟车辆。目前已有99辆车进行了更换,还有3辆黄标小公共正在更换中,本月底将全部完成,这标志着黄标小公共汽车彻底在通州区消失。
新更换的小公共为蓝色、灰色车辆,全部为绿标车,而且配备空调。新小公共不但改善了乘客乘坐舒适度,使污染排放降低,也更加符合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需要,使区内的公交系统得以改善。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黄标车淘汰7789辆,其中转出4482辆、报废3307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