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2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4路无轨电车(现104路电车前身),当时的4路电车由广安门至和平里,途经菜市口、虎坊桥、珠市口、前门、台基厂、东风市场(现东安市场)、美术馆、宽街、交道口、安定门、蒋宅口等站,是当时最长的市区线路,1972年南端缩短到天桥,同时开辟2路汽车,由广安门至蒋宅口,途经菜市口、虎坊桥、珠市口、前门、天安门、南河沿、东华门、东风市场、美术馆、宽街、交道口、安定门等站,属公汽二场,车型为当时新型的14米北客通道车。
70年代末因东安门大街繁华难行,2路由东华门改走妇产医院、沙滩回美术馆原线,撤销东风市场和灯市西口站。80年代的分线优化时期,2路的调整是较早的,改为蒋宅口至木樨园商场,南段由前门大街向南直行,经天桥、永定门至木樨园商场(后改称木樨园),并全线改为大站快车,同时开辟53路(前门-菜户营)。后因安外大街施工,2路北段缩短至宽街调头,完工后曾一度恢复原线至兴化路调头,不久又缩短回宽街至今,南端后延长一站至海户屯(木樨园长途汽车站)。4路电车后来改名为104路,1976年改造天安门广场,为美观而拆除所有的无轨电车线,途经前门的104路电车改到北京站,105路电车改走虎坊桥,106路电车改走红桥,与原走红桥的110路电车在天桥与崇文门之间互换,并将110路改为汽车线路。
1980年前后有一种把电车线路改用汽车运行的潮流,不但110路,还有101路、113路、401路、402路也都先后由电车改为汽车,104路也是这一潮流中一个,车型与刚提到的2路汽车的车型相似,北京站至和平里,后延长至和平里火车站。数年后潮流逆转,104路又改回电车,车型为当时最新的BD562型,线路北京站至和平里,原汽车线路改为104路快车,也到和平里火车站。1990年以后,随着亚运会的召开,安贞地区发展迅速,104路和108路先后舍弃和平里而向北转,分别到五路居和大屯,和平里的停车场盖了商用楼,只留下104快车走和平里北街,后来东面绕展览中心附近小区,圈子越绕越大,站也越加越多,早已与快车名不符实了。80年代另外还有一条高峰线路104-112路联运汽车,由和平里经104线到美术馆转112线到十里堡,后改为由宽街经113线到呼家楼转112线,所以又称104-113-112路联运,并在此基础上改为高峰117路汽车(和平里火车站-青年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