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万人“挤爆”东直门枢纽
场站空间“捉襟见肘”,客流集中挑战公交运力
本报讯 (记者蓝筠)半天,7万人次。每周五下午,东直门交通枢纽的远郊公交客流都能“挤爆”公交车场,去往顺义、怀柔、密云、平谷的队伍一直蜿蜒到换乘大厅外一两百米。有乘客抱怨,这是东直门枢纽的“黑色星期五”。
记者探访发现,放学的远郊区县学生与下班职员造成了短时客流激增,但场地限制也客观上造成“排长队”的结果。
昨日下午1时,中专生小刘走进东直门公交枢纽,他要坐的918路车的队伍已从站台排到了大厅末端,人群中多数是背书包的学生。小刘说,很多远郊区县的学生都在市区上学,每周五只上半天课,他们下课后就赶往东直门坐车。
东直门交通枢纽是北京最大的交通枢纽,承载着向顺义、怀柔、密云、平谷的客流,几个方向上几乎所有走高速的快车都从这里始发。来自北京八方达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东直门分公司的统计显示,公司在该枢纽内的6条远郊线路,每周五的平均客运量在7.5万人次,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下午1时以后。“两股客流‘撞车’了。”东直门分公司运营部部长张蕊称,平时9字头的客流集中在傍晚5时至6时,主要是下班的职员;每逢周五,学生也赶着回家,造成了枢纽的短时集中客流。
因场地有限,不到10米宽的北站台被1米多高的铁护栏隔成几条通道,客流沿着通道往前挪。为疏导客流,八方达东直门分公司在站台外50米修建了一道4通道的闸门,客流分别在相应的闸门前排队,由公交保安公司东直门大队的队长王合根据站台客流多少通知闸门“放人”。“这样可限制站台上的人数。”王合说,有时即使场站的30余名保安全部上阵,也难应付瞬时聚集的客流。
八方达公司东直门分公司证实,每到周五下午,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等就全部调配到枢纽服务。“从书记到经理,全部在现场‘盯班’,就怕出意外。”一名公司管理人员说。
■ 八方达回应
将购百辆新车投入高速线路
负责远郊公交线路运营的八方达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由于公交票价打折及远郊区县陆续开通高速公交线路,客流明显增加,尤其是周五和节假日,各线路的市内始发站都承受了很大的客流压力。
“车辆保有量是5300辆,相当于天津市的公交车总数。”该负责人表示,公司一直在努力提高运力、优化线路。具体到东直门枢纽的几条线路,张蕊称,今年前9月的客流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尤其是去年底开通918快(京平高速),北京—平谷线的客流增加得非常明显。但即使这样,客流压力仍然很大。“准备购进100辆新车,将更多的运力投入到高速线路上。”张蕊说。
■ 专家说法
枢纽无需全部建在市中心
“是否都要从郊区一站到二环?”公交领域一名专家说,郊区乘客在东直门换乘比较方便,但从城市发展来看,郊区客流都在市中心集散,使枢纽很难有回旋的余地。记者粗略统计,东直门地区有近50条公交线路,其中一半以上是9字头公交。但因场地有限,只有不到1/3的线路进入交通枢纽,其余皆分布在东直门外大街和东直门外斜街的露天场地。
该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通向各区县的轨道交通将承接部分客运压力;另外,可适当疏解一部分客流,减轻东直门枢纽的压力。
■ 质疑
站台设置是否过于密集?
该枢纽分南、北两站台,其中去往远郊区县的7条线路都集中于北站台的北侧,北站台南侧和南站台为8条市内线路。100多米的北站台上设置7个站台,每两站台的间隔约为15米。以12米长的客车计算,一个停靠位仅容一辆车。而明日即将实施的《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提出,一个站台的停靠位不应超过两个,每个停靠位长20米,站台长度不应小于停靠位之和。
“场站空间有限,只能从管理下手,尽量优化资源。”张蕊说,站台由公交集团统一划分,在高峰时段,918、915、980等线路的快车基本都是一次同时发两趟车,前一趟车走后下一趟车立即补上。因停车位有限,有时一趟线路的车要“串”到相邻线路的位置上才能停下。
■ 市民建议
问:能否在三元桥等站多点发车?
八方达公司:三元桥是北京东北方向的交通要道,交通量很大,且公交线路特别多。如果设发车站,势必影响其他公交车的运行。另外,该路段附近没有场地囤车,如在马路边设发车站,连掉头的地方都没有。
问:918快1等线路的末班车多在19时30分左右,能否延长运营时间?
八方达公司:一方面,晚七八点后客流较少;另外,东直门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来自顺义、怀柔等远郊区县,且9字头车的车程较长。如晚上九十点发末班车,司乘人员到郊县车站的时间接近十二点,那他们回家就很不方便了,安全也难以保障。
本报记者 蓝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