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半岛晨报 090922-B10] 84岁老公交司机见证大连公交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2 2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半岛晨报 2009年09月22日 B10版

84岁老公交司机见证大连公交史
昔日公交背大包如今轻轨城中跑

  曹房德
  采自西岗区白云街道
  百年公交,沧桑变化。煤炭车、煤气车、“大鼻子”车、铰接车……在公交战线上工作了21年的“八级大工匠”见证了大连公交百年史。

  1950年
  大鼻子车
  特点:如同长个大鼻子

  1950年
  嘎斯车
  特点:带4个缸

  1951年
  煤炭车
  特点:背着煤气炉

  1952年
  煤气车
  特点:背着煤气包

  1953年
  匈牙利车
  特点:车身、车头都是方的

  1961年
  铰接车
  特点:俩车厢连一起

  如今
  各式公交车
  特点:驾驶方便,乘坐舒适,四通八达

  煤炭车爬坡 半路还加炭
  曹房德今年84岁了,毕业于大连交通公司第二批驾驶员培训班,练车时用的是“大鼻子”车。1950年7月正式独立驾驶,“刚开始开的是苏联4个缸的嘎斯车(音译),1951年,汽油非常难买,就只能开煤炭车。”曹房德说,当时公交集团的汽车一共还不足20辆,煤炭车后面有个煤气炉子,每天发车时引燃煤炭,车是靠煤炭产生的“瓦斯”带动前行。“煤炭车的动力不好,就像老牛车,没有多大劲儿,尤其是上坡,空气与‘瓦斯’浓度调整不好,就会灭火!”有一次曹房德驾驶着从大连到金州的车,车子开到毛家营子的大坡,才爬了一半坡,车就走不动了。“我和乘务员下车开始加炭,然后用手拼命摇‘风门’,等到煤气炉子烧得旺盛起来车才动起来,我和乘务员都弄得跟个小黑鬼似的。”

  开着煤气车 不敢走山洞
  “1952年,公交车又进步了一些,我们不再带着炭自己烧,而是背着一个大煤气包上路!”曹房德说,煤气包是用帐篷布外加了一层胶皮套制成的,放在公交车的车顶上,每次进站都去加煤气。“煤气相对煤炭比较干净利索,当时觉得这进步不小了。”曹房德说:“但也有不方便的时候,当时我开的线路是从周水子到甘井子,因为公交车顶煤气包的体积很大,整个车身高就增加了很多,所以每次走甘井子区石灰石矿那附近的两个大山洞时都怕卡住不敢走,全都绕道而行!”

  驾驶匈牙利 一天换胎4次
  1953年汽油紧张程度稍微缓解,曹房德又开了一辆匈牙利生产的车,“灰白色的客车,车身和车头都是方的,定员是55人。”曹房德想起了当年的辛苦,“那时凌晨3点钟就从家里走了,干了一辈子公交,我从来没有迟到过,这得感谢我老伴,那么多年每天早上都准时起来给我做饭。”当时公交集团的修理工很少,五一那天,从大连开往营城子的乘客非常多,一天当中曹房德半路上换了4次备胎,回到终点后还要自己把车胎修好,车还不能晚点,下班后身子累得像泥一样软。

  凑一批新车 技术好才能开
  1961年开始,曹房德开始开铰接车,“两个车厢连在一起,中间用一个大圆盘相连,像手风琴似的铰接着。”曹房德说,1960年前后,大连才购买了第一批白鸽牌新车,资金不足还不能买全车,从香港购买的底盘和车头,车壳子是当时解放广场的汽车修理厂自己生产的,东拼西凑才构成了一批新车,而这批新车只有技术最好的人员才能开。

  各式公交车 满大街地跑
  凭着踏实的实干精神,1961年,曹房德和6名同事同时被推举为“八级大工匠”,这是当时工人最高的技术等级,每月拿85元的工资,这是公交驾驶员中最高级别的工资。1981年曹房德从公交公司退休。
  如今看着满大街跑着各式各样的公交车,曹房德羡慕得不行,“当初的车座都是木头板做的,车座都是圆形的,哪像现在,坐椅都是那么舒服!还有轻轨,看着车真好,只可惜我现在开不动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2
发表于 2009-9-23 21:51 | 只看该作者
《大连公交百年》全都是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9 11: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