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晓梅)由市交通局制定的《吴江市公交候车亭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ZF第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从6月初开始正式实施,这为吴江加强公用设施建设,提升为民保障服务功能画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公交候车亭设施指各类公交站台、站亭、标志牌、港湾式停车道、候客区位(含出租车)以及其附属的水电、管线、照明等相关设施。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项基础设施,公交候车亭除了承担每天大量的交通服务外,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特色,同时也在考验地方ZF是否为市民切实服务。今年吴江“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重视城市公交站台建设,改善城市市容街景”和“调整部分公交站点”的建议和提案。吴江交通部门在办理这些建议和提案时,作出了“今年吴江要新建100个农村公交候车亭,新建、改建和更新部分城市公交候车亭。计划采用款式新颖、导乘等服务功能齐全的新型候车亭,积极改善市民的候车环境”的答复。
据市交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已完成了对松陵片区公交站亭站牌设施和全市250个行政村公交(班车)通达情况的普查工作,并完成了我市在建路段的公交候车亭踏勘选址工作。目前,松陵片区共有公交站点225个,候车亭275个,临时站牌408个。
新出台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市交通局为公交候车亭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对全市公交候车亭设施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监督管理。根据《办法》,今后我市公交候车亭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与公交线网规划相适应,并作为新增、调整公交线路的重要依据。 新建、改建、扩建客流集散的公共场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娱乐、商业等大型公共设施,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集中居住区、旅游景区(点)、城市主次干道、等级公路,建设单位应会同市交通、规划、建设等部门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公交候车亭设施。在道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交候车亭设施的建设将采用港湾式候车亭。
据悉,今后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事关群众重大出行利益的公交候车亭设施的规划方案,将通过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或组织听证论证的方式,根据征询意见或听证论证结果,由交通部门协调规划、建设、公安、城管、各镇(区)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审确定方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占用纳入统一管理的公交候车亭设施。交通部门将遵循同站同名的原则,对建好的公交站点统一命名。公交候车亭设施广告经营权将通过公开招投标或拍卖的方式确定发布权单位。有偿出让的收益,将作为公交候车亭设施的维修管理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