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近年来济南市公交有了长足发展,一些新线路接连开通,一辆辆美观实用的大公交车来到街头巷尾,500米公交圈由规划变成了现实。
《齐鲁晚报》5月25日报道,公交总公司负责人表示:公交部门将珍惜荣誉,全力提升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园博会和全运会服好务。据透露,全运会前省城将再开10条公交线,三条快速公交线也确定了具体的走向。
显然,这样的利好消息是令泉城市民欢欣鼓舞的,也为提升省城的总体服务水平和档次,使老百姓的出行更加快捷方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笔者以为,济南市实施“大公交”战略,客观地讲是比较到位和成功的。全运会前再开通10条公交线,其中三至四条BRT线运行,必将大大提高市民的出行能力,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加快泉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这是功莫大焉的千秋功业。然而,随着公交线路的增多、市民乘坐公交车习惯的养成,公交部门是否考虑到进一步把实惠让给民众的课题?去年举办AY会之前,为理顺首都的交通管理秩序,降低车辆过于密集的压力,也是为了培养市民和外来者乘坐公交车的兴趣,北京市把公交车票价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低,购买月票者更是享受到极大的折扣,老百姓从中得到了最为实际的优惠和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开私家车和打的者锐减的新气象。
济南可否借鉴和效仿一下北京市的做法?另外,K系列豪华车应当剥去“贵族化”的外衣,降低票价,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够乘得起。据了解,公交车由纸质月票更换为电子月票后,由于价格提高幅度较大,一部分市民放弃乘公交车而改骑自行车,这部分人的利益是否也能多可虑一下。
总之,公交线路增加是得民心的好事情,市民拍手称快。但需要把相关的配套工作做细致,给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