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重庆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机关事务局、市总工会联合举行重庆市2021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出行宣传周”启动暨小巷线路开行仪式。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目前,中心城区开行线路达到800余条,划设优先道217公里,我市中心城区已开行13条 “小巷”线路。
能耗和排放不到五分之一
今年的9月20日至26日为“出行宣传周”。
据统计,运送相同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可节约能耗80%以上,公共交通在高峰时段每人每公里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不足小汽车的20%,一氧化碳更不足小汽车的10%,在使用和新能源车辆的情况下,碳排放量则更低。由此可见,出行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绿色出行方式。
重庆建成“都市”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正式命名重庆为国家都市建设示范城市。2013年起,重庆中心城区着手创建国家都市,实施政策规划引领、基础设施支撑、智能低碳引导、运营管理提升、安全应急保障、发展环境营造等六大工程,全面完成32项创建指标。
目前,中心城区开行线路达到800余条,划设优先道217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370公里,轨道出入口100米范围内基本实现换乘设施全覆盖;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实现全国一卡通。公共交通的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8%,表明市民采用、轨道方式出行的量达到了机动化出行总量的六成以上,绿色出行比例在国内各大城市中位于前列。
小巷开进最后一公里
山城重庆,山高坡陡、路窄弯多,为了绿色出行,市交通局、市道路运输中心指导企业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小巷”服务品牌,使用最少7座的纯电动车辆开行“小巷”。
“小巷”统一编号,线路冠以“3”字头四位数字,方便群众辨识乘坐,并执行2元一票制,纳入主城区公共交通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范围,65岁以上老年人等优待群体享受常规免费优惠乘车政策。
今天开行的3102路是在南岸区政府和重庆集团的共同努力下打造的一条“小巷”线路,起于轨道茶园站,止于青源路,全长4.8公里,通过与轨道接驳,有效解决茶园新区中央御苑、庄园小区以及金科十一中、文德中学周边市民出行需求。自去年“小巷”试点线路开行以来,目前中心城区已累计开行了13条这样的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