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一辆墨绿色小巴缓缓驶来,车辆从两江影视城站出发,经过一段陡坡,驶过御临隧道,稳稳停靠站际华园东路站。 
这就是由中国移动联合轻舟智航打造的无人驾驶小巴,也是全国首个山地城市5G无人公交项目,实现了5G超视距交通态势感知和无人车自主“脱困”,以及5G+北斗网联隧道无人驾驶场景、无人车的定点接驳等一系列复杂操作。 从外观上来看,这辆巴士体积更小巧,小巴车长5.9米,有9个乘客位。车厢内,配置了安全员和测试员,在车上,一块显示屏,可以看到车辆的行驶线路、站点设置等信息,同时,车辆四周的障碍物、行人都能实时感知。 
“重庆山地地形的影响,道路多陡坡、隧道,因此想要准确知道无人驾驶车辆的定位,这对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运营线路涵盖重庆特色的随道场景,上下坡,因此运用5G+北斗+V2X三网协同方案赋能自动驾驶完成约5公里的里程。 无人驾驶小巴平稳向前行驶。“最高时速40公里/小时,感应系统可以感知几百米范围内物体,前方信号灯状态,车路路况也能提前等信息也能提前推送给车辆,即便是在隧道内,信号也不中断。”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车辆可实现动态厘米级、静态毫米级的定位。 
该项目通过车载传感器和路侧传感器融合的5G+超远感知距离,保证360度无盲区的感知视野,实现“聪期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的结合,保障了全天候安全运营。 目前,项目在商业应用模式上已展开了广泛的探索。已经面向公安,交管等交通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基于车辆、车道、关键路口、关键人物(政要)的交通服务。此外,面向公交公司、出租公司、重庆本地整车制造、出行服务和自动驾驶公司,提供集车辆管理服务,交通数据训练中台,车路协同应用测试床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