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华打造老年人的幸福公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6 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5月的一天清晨,金义新区东藕塘至湖凌桥路段,一名穿着雨披的老人骑着电动车赶路,大雨过后道路湿滑,老人不慎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一时动弹不得。

这一幕被驾车经过的金华公交527路司机黄晓兵看到。他迅速靠边停车,跑过去扶起老人询问伤势。为避免过往车辆造成二次伤害,他扶老人到路边坐下,并将电动车推至路边安全地带。

黄晓兵的同事,525路驾驶员芦海军,一个多月前驾车行至市区八一南街路口时,看到斑马线上有名老人颤颤巍巍,行动迟缓,他立即拉好手刹打开双闪,跳下车,一个箭步上去扶着老人过马路。路边行人纷纷为他点赞。

在拥有200多条营运线路、1200多辆公交车的金华,这样的暖心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从小小公交车厢的温馨服务、到斑马线前的文明考量,再到社会上的爱心助困,敬老爱老几乎是每一名公交司乘人员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金华公交针对老年人乘车特点,持续提升软硬服务质量,上车有迎声、问询有答声、下车有送声;聚焦偏远村镇老年人的出行难题,不断增开“村村通”惠民班线,一个个山区自然村通上了公交车;聚焦老年人出门走失的社会热点,首创并推广守护驿站公益项目,为迷路老人筑起温暖回家路。

有调查显示,在公交人的文明示范引领之下,金华公交车对老弱病残孕五类人的让座率已达到90%。这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城市文明素养,是对“信义金华”最有力的诠释之一。

贴心细心 敬老爱老成行动自觉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乘客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出门买菜、就医、接送小孩,老年人越来越离不开公交。如何为老年人营造幸福的交通出行生活?公交28路省级“敬老文明号”就是一面镜子。

公交28路沿线途经金华主要的医院、学校和闹市区,早晚客流高峰时一半以上是老年乘客。老年人守护专座、爱心拐杖、爱心雨披、爱心伞、免费开水、暖心塑胶扶手、安全摄像头等一应俱全。每到一站,语音报站器都要播放服务用语,引导乘客为老年人让座。

车厢之外,28路在始发站设立专人管理的爱心驿站,配备免费茶水、老花镜、针线包、防暑和急救药品、AED救急设备等。28路驾驶员黄国辉等一大批志愿者主动报名参加急救培训。“有一次,平时学的急救知识正好派上用场,为突发疾病的乘客赢得黄金5分钟抢救时间。”黄国辉说。

“老年人乘车普遍存在‘行动慢、听不清、忘过站’等特点。”金华市公交集团营运服务部周琼霞说,集团要求每一名驾驶员、车站服务员对老年乘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做到“多、快、好”。“多”就是多瞭望、多留心,驾驶员每到一个站点都要特别留意老年人;“快”就是快搀扶、快帮助;“好”就是照顾好、引导好。

“心离乘客有多近,车离站台就有多近。”在28路司乘人员的倡议下,金华公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停车时车厢距站台不超过30厘米,让老人们一脚就能上下;遇到拄拐杖、坐轮椅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靠站距离尽可能缩短至15厘米之内。

真心爱心 无障乘车助力无忧出行

今年5月下旬,金华公交一则通告引来不少农村朋友的关注和点赞。通知说,对金义新区20条“村村通”线路加密班次,由每天2班增加到3班,更加方便偏远地区村民的出行。

随着农村年轻人外出学习、务工,如今留守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十有八九是老弱病残群体。为了农村老年人能在家门口乘上公交,金华公交也是蛮拼的。以直达预约车为例,营运区间在乡镇与村之间,出车到村这一段基本上都是空跑。塔石至东岭村的Z06路,翻山越岭跑一趟成本不小,而东岭村民只需一个预约电话,最多只要花2元,就能到塔石乡政府所在地采购物品和办事,非常方便。

有的自然村规模小,只有四五十户人家,但为了方便留守老人到乡镇办事,能经常走出大山看一看,金华公交通过增开、延伸、优化线路等方式,将一批批自然村纳入公交线网。

老年人腿脚不便,最大的困难是上下车。助力老年人无障碍乘车,一直是金华公交的目标。从2015年开通第一条BRT线路开始,就开始持续探索和投放低地板、平地板的车型,让老年人上下车如履平地。

2020年8月以来,金华公交携手兰溪盘毂动力,全球首创新能源地铁巴士,相继投入24路、9路和金武快线运营。传统的公交车上车需上跨两级台阶,车厢后部还有台阶。地铁巴士采用低地板登乘,整个车厢没有台阶,避免了传统车厢内台阶给老年人带来的磕绊。

当使用轮椅的老年人上下地铁巴士时,驾驶员可操纵驾驶装置,让车厢侧身,同时打开车门活动踏板,与地面衔接,直通车厢后部的轮椅固定区,极大优化了便利乘车的体验。

考虑到老年人携带实体公交卡容易丢失,补办要跑网点等实际困难,金华公交目前正在探索数字赋能老年人出行,有望在近期变老年人刷公交卡为刷公交码乘车。60岁以上老年人只需在微信上简单实名注册,即可“云端开卡”,免去现场核验、到点办卡等麻烦。

暖心热心 守护驿站照亮回家之路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就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老年人走失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如何让城市中迷失方向的老人快速且安心地与家人团聚?2019年2月26日,市公交集团启动“守护驿站 温暖回家”公益项目,为迷途的老人筑起了一条温暖回家路。

公交车和站点GPS、视频监控全覆盖,若发现走失者,公交人员可一键快速报警,与110联动。公安情指联勤中心通过远程端口,实时对接公交指挥调度中心,对求助警情核查,实现报警信息同步传送、同步反馈。

金华市区1200多辆公交车均设置“守护专座”,贴有“守护驿站”标志,并带有守护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会跳转至“守护驿站”专属页面,显示求助电话、救助流程等信息内容。

为将守护驿站的温暖传遍社会每个角落,金华公交工作人员走进学校、福利院、社区、乡镇、山区,利用站台、车身营造氛围,发放爱心守护手册、卡片、守护驿站便民袋、设置便民驿站。

一些农村老人只会讲方言,不识字,至今还未配备手机,一旦走失找回家非常困难。金华公交特意制作了“护身符”爱心守护卡,分发给有需要的农村老年乘客。

爱心守护卡上印有公交集团热线、温馨提示、救助二维码、持卡人姓名、联系电话、家庭地址等多种信息予以保障。“以前不太敢一个人出门,现在出门我都把卡挂在身上,再也不怕找不到家了!”婺城区莘畈乡大立元村的邵大爷说。

自“守护驿站”公益项目启动以来,公交一线人员多看一眼、多问一句,成为习惯和常态。走失的老人中有近80%是由一线公交人员发现老人神情、举止异常,主动上前关心、询问而给予帮助的。

截至目前,“守护驿站”仅救助的老年人就有114人,占救助走失人员的47%。每一名走失人员救助背后,都有一个暖心的故事。晨曦里、夜幕下,行驶在大街小巷的一辆辆公交车,不仅温暖着迷途者,也成为彰显城市文明的一扇扇窗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2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