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被称为学习雷锋月。月末,记者来到聊城公交集团,深深感受到了该集团“德善公交”的企业文化。一个个“好人善举”的精彩故事,让聊城公交成为我市流动的文明窗口。
这些故事传递着正能量,传递着人间温情,让我们一起在“雷锋月”里走近聊城公交人,寻找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老人突发疾病
K455路公交上演生死营救
3月9日下午,一对老夫妇乘上K455路公交车,车行至度假区李海务街道附近时,老太太突然呕吐、抽搐不止,瘫倒在座位上。
此时,她的老伴立即上前扶住了她,起初还以为是晕车。驾驶员王焕林从后视镜看了一眼,顿觉不对劲,“赶紧送医”。在获得了其他乘客的理解和配合后,驾驶员立即加速,往市人民医院开去……此时的王焕林深知:时间就是生命。
在保证乘客安全的前提下,驾驶员提高了车速,为节省路上的时间,他委托其他乘客向交警部门求助。当车辆经过市中心百货大楼路口时,因交通拥堵,执勤交警提前等候,指挥公交车快速通过红灯。当公交抵达医院,驾驶员快速喊来医护人员,二话不说将老人抱上了担架车。“当时车上只剩两名女乘客,老太太的老伴年纪又大了,所以我下意识就把老人抱了起来,救助病人是第一位的。”王焕林说。因为送医及时,老太太得到了有效救治。
大学生突然昏迷
驾驶员紧急施救
3月16日上午,437路公交车上上演了一场紧急营救:一名年轻乘客突发重病,陷入昏迷。紧急时刻,驾驶员王浩迅速开展救助,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最终,乘客转危为安。
当时正值早高峰,王浩刚执行完第一趟车次的运营任务,回到首发站。打开车门后,乘客依次下车,王浩习惯性地巡查车厢,发现还有一名年轻的乘客在最后一排座位上,好像睡着了。
王浩试图把他叫醒,但乘客没有任何反应。就在询问时,乘客突然犯病,开始发抖,不断地流鼻涕、口水,还时而抽搐,两腿紧绷挺直。王浩随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说明了事发地的详细地址及目前病人的基本症状。随后,王浩又向公司值班经理报告,并报警。等待急救车辆期间,王浩迅速打开车门和车窗,保持车厢内的空气流通。怕其受凉,王浩又把自己的羽绒服给这名乘客盖上。救护车到达后,急救大夫检查了这名乘客的情况,发现其脉搏微弱,情况不容乐观,需马上进行抢救。顺利抵达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不久,医护人员告知大家,患者已经转危为安。王浩说,之所以能迅速开展专业救助,得益于上岗前受到的专业培训。
乘客遗失万元现金
公交司机拾金不昧
3月11日,市民徐淑凤乘坐K162路公交车回家,下车后好一会才发现自己不小心把包落在了车上。公交司机拾金不昧,物归原主,让徐淑凤很是感动。
3月11号中午,刘新忠像往常一样驾驶162路公交车跑完全程路线回到始发站,停车检查打扫卫生时,后排靠窗位置一个女士提包引起了他的注意,刘新忠检查发现,包内有9900元现金,银手镯一对,银行卡若干张。刘新忠第一时间把情况上报给公司领导,经调度员核实包内物品并登记在失物招领本上。
就在刘新忠和同事核实包内的物品时,失主打电话询问,在核对完相关信息后,及时告知失主提包已保管好,徐淑凤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新忠说捡拾钱财上交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以后碰到类似情况,他还会物归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