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上午,一辆 502路公交车行驶至李沧区政府附近的一处斑马线时,驾驶员主动手语示意礼让,被行人点赞。“斑马线”一直是交通出行的问题多发处。据了解,青岛公交集团在市区现有公交线路214条,累计途经斑马线2.5万余处,平均每天6000个班次、1.8万个车次,用心满足市民出行需求。2018年以来,公交集团深入推广青岛巴士543210工作法,要求驾驶员“10米以内先让先停,以礼让斑马线为习惯”,每天万名驾驶员礼让斑马线超过百万次。
为实地了解目前公交车礼让斑马线情况,记者兵分两路到车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调查。3月1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宁夏路与永嘉路路口的一处斑马线附近,在此逗留的一个小时内,经粗略统计,共有106部公交车通过,为42位行人礼让。当日上午8时15分许,另一路记者来到阜外医院附近,20分钟内,共通过公交车72部,礼让行人60余次。据了解,这两处斑马线并不是公交线路途经最频繁之处。
记者了解到,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或没有人行道的路口,公交集团驾驶员也会主动让行。“现在的公交车师傅们素质真高,真为人着想。”日前,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接到市民由先生的表扬电话,据他介绍,当时是在崂山区北村小区入口处,有两位老人要横穿马路,因为没有斑马线,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后来,一辆18路公交车主动停了下来,让行人先通过。
斑马线问题作为文明交通出行的“痼疾”,一直以来,公交集团都十分重视。3年前,为降低交通事故率,市运管局在全市交通行业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并将其纳入对各交通行业的考核。同年6月2日,公交集团启动“车辆礼让斑马线、文明让行我示范”主题活动,在职工中开展“当我是一名行人”大讨论,探讨怎样“礼让斑马线”,积极推广文明手语。近年来,公交集团一直要求驾驶员在斑马线前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提前减速,做好让行准备;当有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必须减速或停车让行;当无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必须低速通过,让斑马线真正成为生命安全线。推出“4321”礼让标准,即:人车混行路段,运行速度不超过40公里;距离斑马线30米处,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距离斑马线10米内,有行人通过时,驾驶员必须停车让行。
2018年,公交集团依托“大数据”平台,坚持问题导向,总结提炼出 “青岛巴士543210工作法”并下发红头文件,在全体职工中全面推广,该工作法中的“1”对“礼让斑马线”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要求驾驶员“10米以内先让先停,以礼让斑马线为习惯”。
为更好礼让斑马线,早在2015年,青岛公交集团便开始推行手语服务,当时崂山巴士首创“主动双让”文明手语,驾驶员学习“请靠边候车、点赞、示谢、让行、谅解”5种文明手语,并邀请市民监督。后来501路线驾驶员王群和班组成员一起通过总结工作实际情况,提炼出“请您靠边候车、请其他车辆先行、请您谅解、请您先行、您真棒”五大文明手语。目前,青岛巴士“文明手语”已在全公交集团万名驾驶员中推广学习,还被多家外地公交企业借鉴,成为青岛巴士一张名片,走向全国。“我们成立了文明手语宣传队,经常到公交站点向市民传授文明手语知识,也会传播文明礼让的信息,希望能够给文明交通环境贡献微薄之力。”501路驾驶员王群告诉记者,现在一年下来,他使用文明手语达万余次。
现在,公交集团的志愿者团队还定期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文明引导活动,引导公交车、私家车驾驶员养成主动避让斑马线、市民主动行走斑马线的良好习惯,同时,积极开展“最美乘客”“最美驾驶员”“最美志愿者”评选,促进文明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志愿者们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沿线站点开展“排队乘车,车厢让座”活动,争当新时代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为进一步加强对驾驶人员文明礼让行为的监督,公交集团除了采取内部考核监督外,还设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针对驾驶员的文明礼让行为,如果接到市民的表扬电话或者被媒体报道,驾驶员会获得一定奖励。”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交集团确立了每月推荐“青岛巴士文明人”和年度评选“青岛巴士之星”制度,分别对外链接“青岛市文明市民”和“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推选,进一步提高驾驶员文明礼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019年1月21日,公交集团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公交企业中率先发布《驾驶员规范作业指导书》,这本2路线作业指导书涵盖69条无信号灯斑马线、68个信号灯斑马线、109个路口等详细信息,为驾驶员安全文明行车提供标准,同时要求以礼让斑马线为习惯,在人行横道转弯时注意靠车辆较近的行人,如发现行人应扩大转弯半径。在通过无信号灯管制人行横道,需提前降低车速,10米以内先让先停。目前,崂山巴士公司正在对所属34条线路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后续会把每条线路信息装订成书,发放给该线路全部驾驶员,让驾驶员人人争当“活地图”,掌握线路途经的站点、商圈、景点等信息,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