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协委员的一句建言,让金华千辆公交车上多了张温馨提示,他们都在说“回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27 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些转发信息:谁家的小孩走丢了,谁家的老人不见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走失家庭的焦躁与不安。

如何让城市中迷失方向的老人、小孩快速与家人团聚,降低寻人成本,缩短家人焦虑期,大家是否可以做些什么?

这个困惑,也是金华市政协委员、金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楼益康最近在思考的问题。在刚刚闭幕的金华市两会上,他在会中的一次政协小组发言中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后,没想到得到同组委员的一致认同。

继托幼之困、养老难题等民生关注点后,政协委员与老百姓之间的“同心桥”再次发力:心声民意,不仅在两会上有了倾听传递的通道,更重要的是想法迅速形成了现实影响力——

2月26日上午,金华发起了一件倡议:“守护驿站 温暖回家”。向外界传递了一种信号,有一条平安回家路,叫做“公交线路”。


在这个阴雨连绵的日子,金华的这个暖心举措让这座城市骤然升温。

金华1000多辆公交车上,多了一张温馨提示

金华市区的20路公交线路,从公交东站到婺江新村南来回穿梭,首班6点20分,末班21点,365天雷打不动。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从2月26日起,靠近驾驶室附近的座椅上多了一个温馨的提示:守护驿站,温暖回家。和20路公交车一样,金华的1000多辆公交车都同步贴有这样的提示。

这是金华公交联手公安、媒体等部门共同打造的一个公益项目。换句话说,今后当有儿童、老人迷路走失时,只要登上金华市区范围内任意一辆公交车,就能获得帮助,平安到家。

采访中,钱报记者了解到,项目刚宣布启动首日,就收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当晚6时30许,一对母子在“守护驿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迅速团圆了。


金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营运服务部副经理金建婵告诉钱报记者,这起走失求助发生在当晚约6时许,市民郑女士焦急地来到金华市公交集团一公司向正在值班的二中队队长王国安求助。

“我儿子上了20路公交,但是我等了快一个小时也没接到他!帮帮我!”王国安回忆,这位年轻妈妈十分紧张,她说孩子今年8岁,才刚上一年级,说话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你不要着急,我这里有监控。孩子的照片有没有,抓紧发我一张!”王国安一边安慰郑女士,一边迅速行动起来,启动了“守护驿站”寻人机制。

随后,这条寻人信息被立即发送至指挥中心,通过指挥中心将消息扩散给各公交车司机。短短两分钟,就有了回复。“这个小男孩很眼熟,刚刚坐我的车到洪坞了。现已坐上20路公交1847号车,18时开出洪坞!”20路公交司机施小英于当晚18时03分回复。此时,另一位公交车司机刘向花也发来的信息,对方回复,“1847号车已接到走失小男孩,不要担心!”

为了确保对接无误,王国安立即联系上刘向花,并调阅车内实时监控。监控画面一出现,郑女士就指着屏幕连声喊道,“就是他,这个就是我儿子!”看见小男孩正安安稳稳地坐在靠车头一侧贴着“守护驿站”字样的“守护专座”上,大家也放下了心。

这时郑女士的电话也陆续响起来,是家人打来的,郑女士忙不迭地报喜。话筒这头,喜极而泣。

一见面,郑女士就激动地冲上前,紧紧抱住自己的儿子,“妈妈找你找得好难过!快谢谢公交司机师傅!”王国安拍下了现场温馨的画面,“守护驿站”的首次行动,圆满落幕。

事后钱报记者了解到,小男孩在金华鞋塘读书,平时放学都会坐643路公交车,家人在公交东站接车。但这次孩子不小心坐过了站台,到了终点站后,司机们发现了他,便将孩子安排到了公交车的“守护专座”上,准备顺路将其送回到平时的接送站点。

当晚6时30分许,征询郑女士意见后,王国安与1847号车司机商量,双方在胜利街人民路口的一处公交站台汇合。

委员的一段小组发言,让金华出现“爱心接力棒”

能促成这一桩好事的,缘于刚刚闭幕的金华市两会上,金华市政协委员、金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楼益康在一次政协小组会议上的发言。


昨天上午,钱江晚报记者在金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见到了楼益康。刚落座,他就翻开朋友圈给记者看了一段自己的感言,“一个倡议引来8万+的阅读量,引来政府各部门高效的联动,引来各种鼓励与期待。金华是座有爱的城市,让我们伸出手共同努力把好事做好、做实”,下面点赞一片。

“没想到社会反响这么强烈!”言语中,楼益康难掩兴奋。他说,这个想法是在2月22日上午金华市两会上的小组讨论发言时提出来的,“以前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寻人信息,我在想,作为一名公交系统的市政协委员,是否可以发挥些作用。”

楼益康的建议并非没有依据,会前他也做了充分的调研。“目前,金华市公交集团旗下有1000多辆公交车,遍布于城市各个角落。更重要的是,2018年12月下旬,我们与金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联网,数据壁垒的打通,为走失人员回家提供了技术支撑。”

楼益康给钱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8年,金华市公交集团市本级客运量超过了1亿人次,这一年中,金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指挥中心帮忙寻人寻物全年累计3811起,协助帮助公安查看资料118起。

让楼益康没想到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话题刚抛出,在座的同组委员表现出了极浓的兴致,纷纷抢麦发言,不时插话互动。

“让我感动的是,当场就有来新闻届的委员表示愿意加入到这个倡议中来,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有企业老总,表示愿意掏钱来支持这个公益项目;还有法律届的委员,也主动表示愿意为这件事情做好法律援助……”

“今年金华市政协也提出了一项举措——‘即提即办’,委员们也建议,要趁热打铁,把好事做实。”当天中午,楼益康就与分管这块业务的集团副总经理郑文建进行了交代落实,加紧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

郑文建告诉钱报记者,2月23日,他就与两家金华当地的媒体相关负责人一同前往金华市公安局情指联勤指挥中心进行对接,对相关细节进行确认,“核心问题就是,大家如何接好这根爱心接力棒,让走失人员早日与家人团聚。”

打破数据壁垒,为多部门联动创造了条件

采访中,楼益康给钱报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这是在项目启动仪式的前一天接到的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位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她说学校有1000多个孩子,大多数都住得比较远,由于父母工作忙碌,近半数孩子都得自己搭乘公交车上下学。得知要发起这个项目之后,她主动报名要求组织学生一起来参加,认为这一举措‘美而实’。”

有了这些鼓励和鞭策,楼益康觉得这个倡议的发起就有了意义。“除了1100台公交车外,我们也同步在金华市区132个快速公交站台设置了这个服务功能,同时我们正在与区县(市)公交部门积极对接,争取把这项公益活动的触角延伸至更广的多方。”

楼益康说,这次活动能最后落地,得益于2018年底在金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实现了实时联网,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跨界融合。金华市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主任沈兆钧表示,“守护驿站 温暖回家”公益项目是通过公安系统、公交系统、新闻媒体三者联动,连线成网,为迷路、走失的儿童、老人打造出一个最可信赖的温暖驿站,营造金华良好的社会公益氛围。

一句政协委员发自肺腑的建言,如投入湖面的石子般,迅速形成了正能量的传播效应。虽然只推出了两天,但金华的这项新举措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

“小孩、老人走失的情况,不仅仅发生金华,在全国各地都会发生,但是金华的做法也值得其他地方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黄廉熙表示,在即将开幕的全国两会上,她也准备把基层委员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

新闻+

专家点赞“金华模式”:

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社会治理问题

金华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吴远龙对这个爱心项目也是赞不绝口。“金华多了一辆特殊的公交BRT,1000多辆公交车将成为走失迷路儿童老人流动的港弯,2600多名公交司乘人员将成为走失迷路老人的爱心守护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金华将更温暖更平安,走失迷路的老人儿童将不再惊慌无助,离散者的亲人将少去很多的焦虑不安。”吴远龙对钱江晚报记者说。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为“金华模式”的暖心举动点赞。

“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起了协调与统筹机制,形成了一个整体性政府,金华做出了很好的探索。”范柏乃说,现在老龄化社会现象越来越普遍,子女不在身边,万一走失了,的确是一个社会问题,“金华这次发起的多部门联动的模式,对社会基层治理是一次非常好的探索和尝试,它用现代化的手段解除了家人的后顾之优,对全省来说也有推广意义。”

交通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说:“金华发起的这个倡议,值得肯定。相当于公交系统在交通功能之上,加上了其它服务功能,让公共基础设施有了更多的社会服务属性,让大家看到公交车就像找到了家一样,营造出一种安全感。”

“同时,通过信息互通,也加强了部门间的协调性。”吴伟强也表示,“好的建议关键要如何做好做实,这也是接下来在推广过程中,要思考和完善的地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9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