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安市城市道路公交场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众参与公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1 1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项目名称及概况
  1.1项目名称
  安徽省中等城市交通项目——六安市城市道路公交场站建设项目
  1.2建设单位
  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1.3拟建项目概要
  本工程包括新建1条主干道、3条次干道、1座公交保养场、2 座桥梁及配套的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工程;另外包括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等项目。项目建设内容见表1。
表1 项目工程内容
类别
建设内容与建设性质
基础设施工程
道路工程
新建主干道1 条,次干道3条。道路总长度16.27km,总面积481850 m2。其中机动车道面积234030 m2,非机动车道面积89370 m2,人行道面积102620 m2,绿化面积55830 m2。
桥梁工程
凤凰桥桥梁跨径布置16+16+16=48m,桥梁宽度均为25m,桥梁建筑面积为1200 m2,平桥跨20m的桥梁,桥梁宽度均为25m,桥梁建筑面积为500 m2。
排水工程
雨水管道总长为15.00km,污水管道总长为12.97km。管径为d300~d2000mm,11座截流井。
道路照明
为4条道路和2 座桥梁配套新建道路照明工程,共计路灯箱变13座,路灯492 盏。
绿化工程
新建龙河中路、八公山路等4 条道路的绿化带、机非隔离带面积55830 m2。
交通管理
解放路、梅山路2条主干道的路口渠化和其它改善措施。对所有安装新的交通信号灯和更新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进行重新设计,确保其具有渠化功能,充分考虑行人和自行车的流量。在相关的路口及其附近区域设置合理的隔离带,行人和自行车流密集的地带,修建合适的安全岛。
公共交通
新建1座公交保养场,主要建设内容为1〕停车设施:停车坪、洗车间、试车道、场区;2〕生产辅助设施:保养车间、修理车间、材料仓库、喷漆间、烘干房、配电室、空压机房,自动检测线一座,自动化洗车站一座;3〕公交综合楼:一楼为营运调度室、司乘人员休息室;二楼为路队行政管理室、保养车间行政管理室;三楼为公司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服务管理和职工培训;
4〕生活服务设施:单身职工公寓、文娱活动室、医务室、保安室、消防、后勤;5〕加气站及加油站各一座。
征地及动迁
本项目征地共计853亩,房屋拆迁共计63924m2


  1.4施工期及运行期环境、社会影响及防治措施治理情况
  (1)施工期
  A、施工期社会影响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车辆走行线路应进行统一分流规划,以防造成交通堵塞;在施工现场安置告示牌,说明工程主要内容、施工时间,敬请公众谅解由于施工带来的不便,并在告示牌上注明联系人、投诉热线等;在有学校、医院、幼儿园附近的地方施工,一定要在学生、病人出入的地方搭临时便桥,脚手架外采用密目网围护,确保行人的过往安全。
  B、施工期噪声影响防治对策:严禁高噪音、高振动的设备在中午或夜间休息时间作业,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设备;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与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声敏感点,对个别影响较严重的施工场地,需采取临时的隔音围护结构;土方工程应尽量安排多台设备同时作业,缩短影响时间;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场地安排在远离住宅区、学校等敏感点一侧。
  C、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地坪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有条件的采取砼地坪;开挖、钻孔和拆迁过程中,洒水使作业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施工期间应采取全密闭施工方式防治粉尘污染。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加盖苫布、蓬盖或其它防止洒落措施,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D、施工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对于已具备排水市政管网的改建工程,首先建议施工人员就近利用已有的卫生、生活设施,尽可能的减少生活污水的产生量。其次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冲洗废水应当集中收集,经沉淀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对于新建工程,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冲洗废水应集中收集,在排水管网未铺设完成之前,经沉淀池和化粪池预处理后随地表径流排入就近水体;在地下排水管网铺设完成以后,集中收集的废水经沉淀池预处理后排入新建排水管网,最终汇入排水市政管网进行处理;施工期工地食堂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市政管网,最后进城市污水处理场处理;本项目的建设施工单位还要对泥浆水进行过滤沉淀简单处理,禁止直接排放,建设单位要加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E、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办理好余泥渣土排放的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施工车辆的物料运输应避开敏感点的交通高峰期。运输必须限制在规定时段内进行,按指定路段行驶;对有扬尘的废物,采用围隔的堆放方法处置;实施全封闭型施工,尽可能使施工期间的污染和影响控制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运行期
  A、社会影响:
  (1)改善城市的交通现状,完善城市体系
  (2)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降低噪声
  (3)美化市容环境
  (4)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B、生态景观影响分析:本工程建成后,将对新、改扩建道路加强绿化比重、合理配置,可起到保护路面、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交通尘埃与交通噪声、调节改善道路小气候等综合的环境效益,进而改善沿路的景观环境,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
  C、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对污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2)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机动车通行
  (3)加强机动车的检测与维修
  (4)降低路面尘粒
  (5)支持配合当地ZF搞好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
  (6)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
  (8) 利用植被净化空气
  D、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尽管在目前的经济、技术和环境下还不能使项目两侧的交通噪声(特别是夜间)达到其相应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要求,但为了长远的规划和计划的实施,使其产生的噪声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能够真正达到改善交通,而不导致环境同步恶化的目的,其工程环保控制措施主要有:在道路两侧设置隔声屏障、路面采用低噪声路面(吸声路面)和对受影响者的建筑物进行隔声综合处理等;
  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加强交通管理,市区内禁鸣、设置指示标志(如禁行大型载重车辆、学校及医院指示标志、限速标志、斑马线等)
  逐步完善和提高机动车噪声的排放标准。实行定期检测机动车噪声的制度,对超标车辆实行强行维修,直到噪声达标才能上路行驶。
  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有利于解决目前城区路口堵塞、车速下降、机非混行等诸多问题;工程运营后,能够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能够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节约市民出行时间,促进沿线的物业开发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根本解决六安市日益突出的城市交通问题,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后,工程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本项目具有环境可行性。
  2.一次公示中公众意见及解决办法
  2.1 公众意见
  (1)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项目沿线经济的发展,增强该市对外联系的窗口,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
  (2)有的居民说:无论是征地还是拆迁,都要公正合理,要照顾老百姓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要妥善解决。
  (3)动迁居民同意道路的建设,但关心动迁房屋居住地点是否影响正常生活,居住的房屋如何补偿。
  (4)动迁受影响的农村弱势群体关心征用耕地后,他们这些人的再次就业、是否有相应的机会等问题。
  (5)项目的建设对居民以及企业单位的出行是否受到影响。
  (6)项目应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施工过程扬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使各种附属设施如供、排水管道、地下电缆等一次性建好,避免以后重复修补,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并且保证施工进度。
  2.2   解决办法
  (1)根据道路沿线居民房居改造规划,在道路修建前对居民房屋进行改造,因此不影响居民生活,居民动迁房屋按国家、世行行动迁政策进行安置补偿,每户居住面积和房屋的配套设施齐全,居民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改善。
  (2)为了确保受影响人可以得到可持续的收入恢复,要积极提供移民培训以及用工计划的机会,确保受影响人得到持续的收入恢复;对于动迁的商业网点按相应的法规进行安置补偿。对于商业网点停业损失按政策法规进行补偿。
  (3)对企业和附近乡镇车辆在道路封闭时,可由其他路段绕行,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分流,以保障公交车和附近企业和村镇车辆的畅通,不影响人员出行和各种企业的经营活动。
  (4)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噪声及废水等分别采取了防治措施,尤其对附近有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处的施工更应严格要求,在措施中给予充分考虑,并在施工地方放置告示牌,告示牌上注明施工内容、联系人、投诉电话等,同时制定详细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详见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管理、监测部分。
  3、项目进展情况
  六安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于2008年11月正式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所示。
  截止目前为止,安徽省环科院已经对本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的评价的编制,现就该项目的区域概况、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的有关内容及一次公众参与中公众提出的建议及解决办法向公众发布公告。向社会发布《安徽省中等城市交通项目——六安市城市道路公交场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众参与公告》,以征求市民的建议。
  3.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形式
  公众若对安徽省中等城市交通项目——六安市城市道路公交场站建设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反映。
  项目建设单位:六安市建设委员会
  联系人:许稼农
  电  话:13805646108     
  传  真:3378178
  E-Mail : lagsxjx@163.com

  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张红
  电  话:0551-2840670
  传  真:0551-2826767
  E-Mail:wangxinjianahu@yahoo.com.cn
  注意:本次征求意见时间从2009318328敬请广大群众对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六安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1 11: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