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济南公交日运乘客200万人次,不过逐年被动降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3 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据显示,2011年济南市公交分担率为29.69%,2013年公交分担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为25.07%。交通拥堵使得车速缓慢,济南公交车的速度也在被动逐年降低。2009年济南公交车车速为18公里/小时,2015年为13.8公里/小时,现在已降低至12公里/小时。

逐年被动降速,公交跑得又慢了

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购车大省。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7)》年报显示,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山东省汽车保有量1754.3万辆,居全国第一。

来自省交警总队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青岛、临沂、潍坊、济南机动车保有量分别约为238万辆、237万辆、229万辆、191万辆。尤其是在省会城市济南,近几年的机动车数量在以每年20多万辆的速度增长。

机动车数量增长背后或许有互联网平台推波助澜有关系。“分享经济好处就是并不扩大原来的市场供给,在不扩大供给的情况下满足需求。现在都是互联网平台自己投钱买车,仅仅是为了占有市场。”朱巍认为。

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其他车辆多了,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自然就会被压缩。来自济南公交的数据显示,济南公交线路在增加,济南公共交通分担率反而呈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2011年济南市公交分担率为29.69%,2013年公交分担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为25.07%。交通拥堵使得车速缓慢,济南公交车的速度也在被动逐年降低。2009年济南公交车车速为18公里/小时,2015年为13.8公里/小时,现在已降低至12公里/小时。

其实早在2012年10月,济南就被列为全国首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15个城市之一,提高公交分担率也是“公交都市”的要求。2014年公布的《济南市机动车污染管理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到,济南将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力争2017年底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从目前来看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还很难说。

22日,济南公交微信公众号也披露,目前济南市公共交通装备良好,每年都更换公交车,同时,公交部门不断开辟、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延长线路运营时间,让市民出行更加快捷。

目前,济南公交日均运送乘客200多万人次。

共享出行攻城略地,是减堵还是添堵

无车日冷清的背后,打着“共享”旗号的出行方式攻城略地,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交通专家呼吁,共享出行并不能完全替代小汽车,政府应该给公共交通更多的路权和空间。

最近三年是互联网+出行更新换代最快的时期,2015年以滴滴、快的为代表的网约车出现后打破了出租车的垄断,改变了出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2016年,以摩拜和ofo为代表的共享自行车进入市民视野,分割了近距离出行市场。

共享单车方兴未艾,共享汽车又在济南热闹起。8月底巴歌出行、易开出行宣布要进入济南后,9月中冠出行又抢先落地,成为首批亮相济南的共享汽车,省城共享汽车进入了“三国杀”时代。

目前我国有40余家共享汽车企业,运营约4万辆共享汽车。因济南并非典型的旅游城市,共享汽车进济南之前早就开始了我省内的布局。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济南,青岛、烟台、临沂、济宁、潍坊等5市已经成为共享汽车企业的布局地。

相对于共享单车,因停车位少,充电麻烦以及运营成本高,共享汽车目前尚未有资本大鳄进入,其发展也是非常谨慎。不过,其标榜的共享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以及带来的环境改善、拥堵降低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对寄予厚望的共享汽车是否能够保守初心?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看来,共享汽车尤其被玩坏了,共享汽车是自己的车不用,市民把车交给平台,车是不位移的,不需要为共享汽车再去解决停车位问题的。“现在举着分享经济大旗的大部分产业都是假的分享经济,真正的分享经济本身是没有资产的。”

从目前国内城市来看,共享汽车一般是那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共享汽车企业也是为了使平台上的汽车尽快融入本地交通体系,并尽可能占领更大的市场。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说,共享汽车等共享出行可能仅仅是一种借口或者噱头,互联网+交通进入市场,是不是能够减少拥堵不好说,甚至可能起到加剧拥堵的作用。

解堵不能押宝,应给公共交通大空间

面对潜力如此巨大的市场,任何一家共享汽车品牌都不会放弃唾手可得的肥肉。在资本和市场不断驱动的互联网出行领域,追求新鲜、刺激新产品的用户也大有人在,政府不可能强制民众喜欢什么,无车日被冷落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们的出现是一种新的模式,给民众提供了新的选择,需要鼓励发展,但不是鼓励小汽车模式,因为凡是小汽车都是个性化的出行方式,都会有负外部性。个性化出行方式要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让个性化出行比例降下来,让公共交通发展得到优先发展。”张汝华分析。

张汝华建议,不能把解决拥堵的宝都押到共享汽车上,政府需要调整交通系统的结构,给公共路权更多的空间和包容。“从总量上来说,私家车没减少,共享汽车却发展起来了,到底缓解了还是加重了拥堵?”

也有业内人士认识到了交通系统的重要性,Gofun出行首席运营官谭奕认为,未来一个最理想的城市出行网络中,共享汽车会成为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民众甚至不需要再购买私家车,公交、地铁、轻轨、共享汽车将会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交通生态链。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则看得更远,他认为,汽车发展将会经历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以及共享化,目前布局分时租赁是和无人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紧密相连的。

“共享汽车企业先把停车点布局下来,制作好打车地图后,市民通过手机下单叫车,车自己能够开过来,然后市民开车离开,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2 20: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