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公交车越来越得到市民的认可。星级驾驶员评比后,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市民投诉少了、赞扬多了。”宿城8路公交车驾驶员张欠欠说。 
“硬件方面,老旧车辆淘汰,纯电动的节能车辆‘登场’,新建公交停车场;软件方面,车内卫生环境改善,服务上了新台阶。”宿城21路公交车驾驶员李政说。 “市政府对公交支持力度大,车辆更新换代,线路优化,保证了运行安全。”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三车队安全队长徐勇说。 “我常坐9路公交车,明显感到服务质量提升,对老人、孩子等特殊人群特殊照顾,上车之后感觉温暖又舒心。”市民尹琪说…… 城市公交,打通一个城市的交通“经脉”。公交车的每个站点、每次停靠、每次服务,和市民的出行都密切相关。 提起宿城公交近5年的发展变化,公交车驾驶员、管理人员和乘车市民均有话说。 他们谈到最多的是“变化大”:车在变,路线在变,服务也在变,公交车在向越来越好的方向转变。 2016年初,宿州市获安徽省首批创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称号,标志着宿州公交在车辆更新、场站建设、公交信息化方面获得支持帮助。宿州公交发展的“黄金时代”悄然到来。 一步一个脚印,变化有章可循。自2012年开始,宿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优先发展公交政策;2014年、2015年,连续把公交发展列入市政府十件惠民实事。 2014年,宿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回购合肥公交集团80%股权工作,通过资产评估、国有资产交易平台公开交易;2015年,由宿州交投集团出资2851万元,完成股权回购工作,正式成立宿州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仅2015年,市委、市政府在公交场站建设、车辆购置、补贴补偿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根据城市道路网变化情况和市民需求,对8条线路(3、16、8、18、21、22、17、19路)进行延伸或走向优化调整,调整和新增5处调度室(城南一中、龙登和城、南翔恒泰城、高新区管委会、薛堂集)。 2015年11月,市公交公司申报“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项目,现已建设完成公交IC卡收费系统一套(含银联一卡通),售卡网点4处。 2016年上半年,市公交公司交出令市民满意的“成绩单”。经前期规划,该公司开通行经拂晓大道、磬云路直达高铁宿州东站的K1路公交线路,优化18路、22路、21路、3路4条线路。 与此同时,市公交公司第一批租赁60辆新能源公交车,正进行招标前的准备工作;汽车客运站配套公交枢纽站新建30个充电桩;大学城公交首末站正协调用地征迁事宜。 目前,市公交公司共开通25条公交线路,运营车辆482辆,线路总长度约318.1公里,绿色能源车辆已达到全线车辆的33.2%。 “城市公交创建任重道远,作为公交人,我们有信心去肩挑重担,发挥窗口服务行业的引领作用,助力宿州交通腾飞。”谈起成就,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季军谦虚地说,比起过去,他们更看重的应该是宿州公交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