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从沈阳市交通局了解到,在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沈阳将加快“公交都市”创建的步伐,年底前新增更新公交车1114台,新开7条公交线路,建成90处公交智能电子站牌。
创建公交都市以来,沈阳市公交线路由2013年的206条提升至252条,公交专用道总里程由2013年底的145公里提升至259.5公里,公交港湾站由2013年的72处提升至100处,节能环保公交车比例由2013年的17.1%提升至42.4%……这些平实的数字所展现的是,从2013年至今,沈阳市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取得的累累硕果。
“公交都市”成果显著 全市公交线路达252条
2013年11月21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沈阳市获批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自此开始,沈阳正式进入“公交都市”创建阶段。几年以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公交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得到深入实施,各项扶持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也结出累累硕果。
国家“公交都市”创建以来,全市共新开公交线路26条、支线9条、高峰快线10条,调整线路68条,延时线路52条,填补公交空白里程161.2公里,解决了31个小区通公交问题,目前全市公交线路已达252条;新建、维修公交场站51处,全市场站已达130处、87.98万平方米,车辆进场率由59%提升至77.15%;新增、更新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辆1788台,车辆总量达到5444台,节能环保车型比例提升至42.4%。目前沈阳市已初步建成了集“大数据中心”、“运行监管中心”和“公众出行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公交智能管理平台,并发布“我的沈阳•乘车易”APP软件。经省人大批准,2016年1月1日《沈阳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沈阳公共交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继续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年底前新增公交1114台
近一时期,沈阳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一方面,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公交线网布局专项规划》、《沈阳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公交专用道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立系统、科学、全面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体系。与此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快公交硬件建设。今年年底前,我市将新增更新公交车1114台;新建公交专用道36.4公里;新建公交港湾站36处;新建、续建浑南教堂、国际软件园等公交停车场5处,改建公交停车场11处;新建公交候车廊549个,公交站牌720套,更换公交线路板3000块,新建公交首末站房72处。
在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方面,年底前重点解决二、三环间和三环外建成区公交线路覆盖较少和“公交空白”,以及常规公交末端站点和轨道交通末端站点与大型居住区接驳问题。计划新开7条公交线路,解决华邑世纪城、美的城、新加坡花园、北欧云著、金地艺境等10余个小区近5万居民的出行问题。
在智能公交建设方面,年底前还将基本完成公共交通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公交行业调度管理对讲系统、公交车总线监测系统建设,并新建47处集成车辆到站提示、天气预报显示、应急信息发布、免费WIFI等多种功能的公交智能电子站牌,电子站牌数量将达90处。
未来沈阳将被建成国内领先“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记者了解到,沈阳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等为骨干,以清洁能源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公共自行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设施完善、网络均衡、运行高效、政策到位、运管智能、绿色环保,多模式、一体化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在实现“安全、便捷、舒适、特色、智慧、绿色”的总体目标的同时,把沈阳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