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待发车的长春55路有轨电车。 交通运输部主办、中国交通日报社承办的“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于24日、25日在长春进行了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北国春城的公交特色。 作为中国大陆轻轨运行的先行者,长春市多样的轨道交通形式给中国网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常规公交方面,长春市打出了“主题文化车厢”的人文牌,实践其文明公交、舒适公交的建设。 “三轨”并行拟承担40%公交客运量 “三轨”即有轨电车与轻轨、地铁三种快速轨道交通工具。 长春市的有轨电车历史悠久,始建于1941年,在承担运输功能的同时也代表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目前,长春共有54、55两条有轨电车运营线路共47台运营车辆。其中,记者体验的55路有轨电车开通于2014年,接驳长春西站与长春市中心。55路运行时速虽然不高,但全程没有较长的停顿,运行起来也比较平稳。 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经理张惠来告诉记者,上述两条有轨电车线路横跨三个区,年客流量超过1500万人次。 在轻轨方面,长春市目前有3、4号两条线路,其中2002开通运营的3号线是中国大陆第一条轻轨线路。 
将投入运用的地铁配件。 长春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事业总部常务副部长白雪翎告诉中国网记者,轻轨最突出的效应就是将沿线经济与周围居民串在一起,随着交通运输渠道的打开,大学城、居民区、商业和旅游区都得到了发展。
轻轨3号线的客流量也从刚开通时的日均8000人次增长到现在的15万左右。目前,两条线路合计的日均客流量可以达到20万,早高峰时客流满载率超过100%。 此外,据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沈洪斌介绍,长春市规划建设5条地铁线路,其中1、2号线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试运行。 目前,长春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第二阶段并开始筹划第三轮建设,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利说:“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完成时,我们轨道交通线网长度将近300公里,将承担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40%。” 大胆尝试 首创公交主题文化车厢 充电宝、晕车药、食品箱……在不少的长春公交车上都能看到上述物品,此外,这些公交车内还有形式各异的装饰,有的是手工编织的吊坠、有的是仿真的葡萄,甚至还有逼真的3D动漫形象。 
62路公交车的爱心食品与爱心箱。 这就是长春独特的“主题文化车厢”,它产生于驾驶员的手绘漫画和标语,经过不断的发展,由单一的展板逐渐演变成整辆车的文化氛围布置。据悉,这一举措在全国同行业内属于首创。 主题文化车厢的内容涵盖很广泛,有传统文化、国学文化、低碳文化、党建文化……形成了“一车一主题”、“一条线路一主题”的特色,孕育了62路敬老文明线路、362路雷锋线路、160路旅游爱洁线等多条线路。 
62路敬老文明线公交车的车内布置。 62路公交车司机曹泽告诉记者,车辆的主题是自己想的而且会定期更换,车内的物品也是自己掏钱买来之后利用休息时间布置的。 “我希望乘客坐我的车时能心情舒畅,不觉得枯燥。而且我宣扬的这个传统美德,乘客看完之后还会跟别人去讲,去宣扬,反响特别好。”曹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