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路公交车是今年新增的“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示范线”。
“本车为无饮食车厢,请将您的垃圾随手带离车厢,谢谢合作。”18路公交车内反复播放着广播,车内虽然没有垃圾桶,车厢却十分干净。成为“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示范线”后,18路公交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上周,在厦门市第二个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启动仪式上,全市5条公交线路及6个站点被授予“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示范线”、“市民文明行为示范站点”。记者从厦门公交集团了解到,今年是厦门公交质量服务提升年,公交集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培育一批示范线和示范站点。 撤掉垃圾桶效果好 18路车途经枋湖客运站、软件园二期、环岛路,虽然客流量大、站点长,但十分干净整洁。18路是今年新增的“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示范线”,早在一年前,18路就已经效仿51路,撤掉了公交车上的垃圾桶。18路车队副队长傅岩峰告诉记者,去年6月1日,18路引入气电混合的公交车后,陆续取消了垃圾桶,效果十分不错。今年被授予示范线后,车内又陆续增加了引导牌、广播、LED等,效果更好了。 18路车队副队长傅岩峰认为,文明需要共同来实现,虽然18路车厢已经很干净了,但偶有一两名乘客会把垃圾塞进车座下,驾驶员也无可奈何。“文明还是要靠大家共同遵守。” 顶着压力倡导文明 在52路车队队长李建国看来,“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示范线”包含着方方面面,不仅要创无饮食车厢,还要创禁烟车厢。52路相比于其他公交线路而言较为特殊,车辆途经三级公路,为避免发生意外,每名乘客都必须有位子坐。遇上没座位时非要乘车的乘客,驾驶员只能好言相劝。 “一家三口,只有两个位子,怎么办?”李建国说,以前驾驶员被缠得没有办法,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每名驾驶员都严格按照要求,“有驾驶员被骂哭,但仍继续跟乘客讲道理”。 发车提示屏将上岗 许多公交驾驶员虽然工作繁忙,依然挤出时间为社会作贡献。在129路公交司机邓贵丽看来,他们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黄静生是梧村汽车站的一名售票员,上午她在车站售票,下午就到梧村汽车站前的公车站当一名“义务交警”,引导乘客排队上车,见电动车逆向行驶就上前劝导,“只要有空,我就一定来。” 记者了解到,厦门多个站点将设立长期志愿服务点。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志愿服务点也将招收市民个人志愿及团队志愿,将志愿服务长期坚持下去。 除了志愿服务提升外,在软硬件提升上,示范线和示范站点都会出台相关措施。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火车站南广场和会展中心站,将率先启用电子显示屏,提示乘客哪辆车将发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