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郑州宣言》发布十周年纪念暨全面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高层论坛”上获悉,2005年底至今,郑州公交常规公交线路条数由176条增至300余条,运营车辆增加了3363辆。目前,郑州公交日均运营里程达到80万公里,日均运送乘客280万余人。 |
[size=1.4][size=1.4] [size=1.4]论坛现场 [size=1.4]人民网郑州11月17日电(辛静) 记者今天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郑州宣言》发布十周年纪念暨全面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高层论坛”上获悉,2005年底至今,郑州公交常规公交线路条数由176条增至300余条,运营车辆增加了3363辆。目前,郑州公交日均运营里程达到80万公里,日均运送乘客280万余人。 [size=1.4]据悉,2005年11月17日,以“公交优先在中国,让我们做的更好”为主题的《郑州宣言》在郑州发布。宣言发布十年来,郑州公交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对公交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力争使市民的出行更舒适、便捷。为缓解交通拥堵、服务并引领城市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size=1.4]公交线网覆盖不断扩大 百姓出行更加方便 [size=1.4]为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及背街小巷的居民出行问题,郑州每年新开10条以上微型公交线路,目前微型公交线路达到60多条,夜班线路增加到了21条,定制公交开通了9条。另外,根据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客流特点,每年春运期间适时开通10多条定制服务春运专线。 [size=1.4]此外,延伸到三环外运营的线路由原来的87条增加至162条。其中,985路服务范围已经达到东边的商都路小雍庄,12路服务范围到达西边的荥阳乔楼,981路服务范围到达南边的G107小刘,游16路服务范围到达北边的黄河风景名胜区,600路的开通进一步加强了航空港区与市区的公交服务。目前,航空港区内已开通公交线路10多条,极大得方便了港区居民的出行。 [size=1.4]目前,郑州常规公交线路条数已经由2005年底的176条增加到300余条,线路长度由2682.4公里增加到4301.2公里。目前,郑州公交日均运营里程达到80万公里,日均运送乘客280万余人。在中心城区,主干线路平均发车间隔3—5分钟,市内一般不超过500米就可以坐上公交车,基本上实现了“有路就有公交车”。 [size=1.4]快速公交服务网络持续扩大 公交整体运能进一步提高 [size=1.4]自2009年5月28日郑州市第一条快速公交B1路开通至今,快速公交服务网络在不断地扩大。2014年1月26日快速公交二期B2线路开通运营,方便了高新区市民换乘快速公交系统;2014年6月26日快速公交三期B3路开通运营,实现了郑州快速公交系统从“单环”到“双环”、从“一主八支”到“三主四十一支”的跨越式发展,配车达到1200多辆,其中18米车型达到305辆。 [size=1.4]目前,二环快速公交与三环快速公交主线形成了“双环快速公交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同时,结合郑州市陇海路高架建设项目,陇海路快速公交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施工建设中;农业路快速公交系统与农业路快速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size=1.4]据悉,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郑州快速公交系(BRT)工程申报、注册的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项目已成功获得首笔收益91.06万欧元。 [size=1.4]大力发展新能源公交车 百姓出行更加舒适 [size=1.4]为了使百姓出行更加舒适,近年来,郑州公交平均年购新车500台以上,且全部为新能源空调公交车。 [size=1.4]据统计,目前郑州公交运营车辆已经由2005年的3047辆增加到6410辆。截至目前,郑州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8标台。其中新能源车辆突破4000辆,占车辆总数比例超过60%, [size=1.4]新能源公交车辆在出勤率和普通公交车辆相同的情况下,节油(气)率超过35%,而且排放低,0-20km/h纯电驱动,停机时间可达60%以上,PM2.5降低90%以上。 11月17日,记者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郑州宣言》发布十周年纪念暨全面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高层论坛”上获悉,2005年底至今,郑州公交常规公交线路条数由176条增至300余条,运营车辆增加了3363辆。目前,郑州公交日均运营里程达到80万公里,日均运送乘客280万余人。 |
[size=1.4][size=1.4] [size=1.4]郑州市副市长张俊峰在论坛上发言 [size=1.4]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推进智能公交建设 [size=1.4]据悉,郑州公交每年用于技术研发和更新改造的费用都在500万元以上。构建了以IC卡电子收费系统、公交城域网、郑州公交网(含GIS电子地图)、手机公交网、综合信息管理、GPS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客服热线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含3G视频传输)等8个子系统为核心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架构。 [size=1.4]GPS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已经全部用于公交运营生产,实现了全程可视化监控、智能调度、分段超速报警、双向免提通话、自动报站和车辆满载率统计等功能,实现了手机公交、电子站牌,客服中心和公交网“四位一体”的公交信息服务,使城市公交服务前移。特别是手机公交的查询功能,为乘客候车、换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size=1.4]郑州公交还成立了IC中心清算平台,与全省17个地市公交企业结成了互联互通联盟,郑州、开封、许昌、焦作等多市已实现了公交一卡通,可以异地刷卡乘车。 [size=1.4]积极推进公交基础建设 为公交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size=1.4]结合“畅通郑州”工程建设和地铁、BRT运营需要,这几年郑州持续在推进公交场站建设。2013年以来,已完成公交场站、枢纽站建设19个,总面积261.2亩;在建4个,总面积51.5亩。与地铁1号线接驳的7个公交场站已建成6个;与三环快速公交配套的3个公交场站,已建成2个;其他满足公交发展需要的公交场站,建成1个,在建4个;航空港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华南城等新兴区域的公交场站也在陆续开工建设。 [size=1.4]另外,结合“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和城区道路建设,将公交港湾建设纳入其中,积极推进公交港湾建设,提升公交港湾建设水平。目前,在“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沿线和市区道路同步建设公交港湾共有301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