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交事业发展,把公交方便百姓出行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
由政府部门统一安排部署,我市公交公司围绕提升公交通达度、满意度和美誉度,大力推进公交建设,着力解决市民反映的线路设置不合理、高峰期乘车拥挤、准点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加快构建城区便捷、高效、安全、智能的公交出行系统,市民真真正正地享受到了绿色、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2014年,围绕优化和拓展线网,打造“便民公交”理念。在上级部门宏观调控下,公交公司新开线路4条,优化线路20余条,结束了游仙区忠兴、魏城两镇多年不通城市公交的历史,解决了10多万群众公交出行难问题。到目前,公交线路数达111条,线网里程1720公里,日投放班次8000趟次,日运输乘客约80万人次。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了。
此外,随着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提高,公交公司全力打造了高大上的“定制公交”,成功为44个企事业单位开通了商务定制公交,针对个人的定制公交也正式面向社会征集乘客,公交服务方式丰富,满足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
公共交通市场已全面打开,如何做到“满意公交”,是公交公司力争的服务指标。简约时尚的公交站台总共配备安装椅凳1108根,建设全新候车亭69座,为全方位服务于民,公交公司针对乘客集中的医院、商场、广场周边等10座候车亭进行了站棚加宽改造,市民乘车环境大为改观。
群众的满意,是公交公司一直的追求,星级线路创建活动,紧密地将乘客与公交公司联系在了一起。为此,公交公司健全完善了以乘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监督考核机制,考评结果与职工工资挂钩,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记者获悉,目前,公交公司已创建星级线路96条,占线路总数的87%,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乘客投诉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作为科技城市,将科技融入生活,让科技与公交“联姻”,为市民创造科技公交乘车方式,是公交公司近年来的新举措。同样在去年,在市财政支持下,180座智能公交电子站牌亮相绵阳街头,实现了车辆运行时间、班次和换乘等信息电子化显示。坐上车,打开手机扫一扫,车载免费WIFI任你用;完成“一卡通”系统刷卡机具更换,随着GPS智能调度系统和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语音报站系统、头腰尾牌LED显示系统、手机终端线路查询系统全面投用,公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
“惠民公交”是我市市委、市政府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程。2013年至2014年,为切实让利于民,经市委市政府调整安排,城区空调公交暂缓执行夏季期间中级空调车2元票价。据统计,在此惠民政策下,我市空调公交乘客量上升7%,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了公共出行中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为全面服务不同群众出行,15条老年人、残疾人免费线路相继开通,每年免费服务老年人、残疾人1500万人次以上;1.2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军残等免费乘车。据了解,在此多项惠民举措下,公交公司年让利市民600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