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搭着“辫子”领跑全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3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为: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刚刚下线的“在线充”纯电动公交车。

  昨日,武汉公交电8路东亭站,一辆车顶收着“辫子”的公交车驶过。
  坐上车,感觉与电车无异:几无嗓音,没有尾气熏鼻,动力、加速也不错。但它可以大咧咧地离开线网,在马路中间行驶,轻松绕开路中一处工地。
  进入梨园车站时,司机丁卫红轻点按钮,车顶“辫子”自动上升,与线网接触,车辆在行进时开始充电。
  这辆车是东风扬子江汽车公司生产的“在线充”纯电动公交车。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雷洪钧说,“边走边充”看似简单,却用“巧方法”解决了大难题。
  电池不够用
  50公里卡住全国厂家
  动力电池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技术瓶颈,始终制约着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
  雷洪钧说,“在线充”本身车载电池可续驶150公里,“但武汉公交车每天运营里程都在200公里以上。”50公里差额,从哪里来补?
  在车上多装电池,成本会增加四五十万元,车内座位数也会大大减少;用慢充电池,但充电太久会影响周转效率;用快充电池,又会缩短电池寿命;寄希望于多建充电站,但涉及土地征用、设施投入,成本巨大。专家表示,尚无一种方式获得普遍认可,“即使在日本等新能源技术发达的国家,纯电动公交车数量也不多。”
  借用老技术
  加根“辫子”解决大问题
  2011年,扬子江公司生产首批10台纯电动公交车交给武汉市公交集团示范运营,因充电桩不够用,一开始就只有两台上路,不久就“赋闲”在家。
  2012年,扬子江将电车上的“辫子”借用过来,终于解决难题。
  雷洪钧说,“在线充”本身就是一台纯电动汽车,除插口式充电方式外,多装了一套电车集电杆,能够像电车一样从线网上获取电能,边走边充。
  这一模式好处不少:
  一是解决了“50公里”难题。“在线充”每晚停靠充电2小时,可跑150公里,白天运营时边走边充1小时,可补上50公里的电量,既不耽误运营,又能完成200公里任务。
  二是新建“在线充”充电网只需在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架空设置充电网,占地少,花钱少,不破坏城市道路。
  三是弥补了电车诸多软肋。电车在汉发展近60年,因技术“先天不足”,如易“掉辫子”、不灵活、电车线网密布等裹足不前。“在线充”对线网需求减少7成,只要在公交首末站架线即可,“一般选在非繁华地段,不会影响市容。”
  35万公里无故障
  一公里仅耗0.98元
  去年,武汉市购置200台“在线充”电动车,其中30台在电8路上运营。
  武汉电车公司统计,2014年12月至2015月2月,这30台车累计行驶35万余公里,每百公里电耗100千瓦时,耗费约98元,未出现充不进电、电量不足等技术故障。普通柴油车每百公里耗费约200元。
  今年初,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交协会等知名专家鉴定,“在线充”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线网耦合充电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从安全性、经济性、方便性来看,“在线充”是更为先进,“北京、上海、杭州、济南也正在借鉴和发展这种模式。”
  今年武汉还将增购800台纯电动公交车,达到1000辆,按有关方面统计,一年可减少PM2.5排放3.29万吨,减少碳排放18万吨,相当于植树7.2万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2 16: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