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无论是逛栈桥、去中山路买东西还是到中山公园踏青,乘坐6路公交是大多数青岛人的首选。1955年,公交集团下属的6路公交车被评为首条青年文明号,到今年,6路公交车已经在天泰体育场和大窑沟之间运行了六十多年。从明天开始,这条承载着很多老青岛人记忆的线路,将进行延长,以后,大家出行就更方便了。
上午十点四十,记者跟随这辆6路公交从天泰体育场发往大窑沟。因为不是上班高峰期,一路上,车厢里的乘客并不多。驾驶员郑婷婷说,因为沿线经过的单位不多,现在6路车的本地乘客,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刘淑贞老人今年64岁,对这条几乎与自己年纪同龄的公交线有着特殊的感情。老人说,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坐公共汽车是在十来岁的时候,当时坐的就是6路车。
虽然6路线单程只有5.4公里,9个站点,但是几乎每一站都是旅游景点。1982年,高秀霞参加工作被分到公交6路队,现在她还清楚的记得,工作第二年的那个五一劳动节,整整一天,6路线的站点上全是排队等车的乘客。
不仅客流量大,作为青岛开通最早的一条公交线路,公交人的很多老传统都是从6路线上沿袭下来的。其中最出名的,要数“一碗水、老秒表、活地图、问不倒”这些绝活。
随着城市公交网络的发展,如今的6路线除了旅游旺季之外,平时的载客率并不高。为了提高线路运行效率,本月的28号起,6路的终点将由大窑沟延长至泰山路站,同时增加小港、科技街、大港等5个站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