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了解到,3月20日,深圳市首个路内公交换乘站在光明新区正式启用,这意味着深圳将推进建立“配建公交场站-临时公交场站-路内换乘点-路内发车点”四层次公交场站供应新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深圳市公交场站配套缺口高达80%,公交企业因临时场站到期,搬迁场站的问题日趋凸显,公交线路的频繁调整给市民日常公交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建立高效、方便、快捷、舒适的公交换乘体系,深圳交通运输委积极探索破除制约区域公交发展瓶颈的新模式,在光明大道试点规划建设了深圳市首个路内公交换乘点(命名为光明大道换乘站),该站点采用深港湾三车道设计方式,承担公交线路蓄车始发及辐射式公交换乘功能,单站点运能储存与释放将获得大幅提升。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光明大道换乘站实地采访,该站共设有公交泊位9个,配置公交线路15条,其中始发线路5条,进站停靠线路10条。
据悉,该站点启用后,新区内留学生创业园、研祥科技园、光明医院、滑草场、圳美等光明中心区主要人口密集区域一次换乘可实现前往南山中心区、福田中心区、机场、清湖地铁站等地,并可实现与1、4、5号地铁线路的接驳联系,同时,还解决了部分公交车停放问题,这些车停在站内,早上即可按点发车,周边市民乘车也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