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公交线路(BRT)规划布局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绍兴市区,总面积为2942平方公里。鉴于上虞区另行编制了《上虞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所以本规划研究的主要范围为越城区和柯桥区,以及联系越城区、柯桥区和上虞区之间的公交走廊。 二、规划限期 规划期限为2014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至2016年,中期到2020年,远期至2030年。 三、规划目标 不断优化公交网络,实现绍兴市公交系统的升级转型,坚持“以人为本,公交优先”,以建设具有大城市水准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导向,基本形成一个以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衔接便捷的多功能、网络化、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具体目标是着重构建片区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实现城市各个片区与主城片区的公交直达,以及片区之间的便捷公交联系。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范围覆盖率将从现状的89%提升到95%,公交线网密度将从现状的2.76km/km2提升至2.90km/km2,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将从现状的7.63标台提升至12标台以上。 
公交停保场站现状及规划布局 四、主要内容 (一)公交线网规划 截至2013年底,绍兴市直公交企业运营的公交线路有90条。柯桥区城乡公交企业运营的公交线路共有67条。 1.公交线网近期规划 规划近期共调整线路33条,增加线路11条。规划增加公交车辆280标台,总保有量达到1744标台。 2.公交线网中期规划 规划中期增加公交线路6条,各镇之间的片区公交干线5条。规划增加公交车辆218标台,总保有量达到1962标台。 3.公交线网远期规划 规划远期增加各镇之间的片区公交干线,加密中心组团至片区之间的快线公交。规划增加公交车辆154标台,总保有量达到2116标台。 4.越城和上虞公交走廊线路规划 越城至上虞之间,规划近期新增2条公交干线,目前已经开通;规划中期新增2条公交线路;规划远期新增3条公交线路。 5.BRT线路规划 共规划BRT线路8条,如下表所示。 

(二)公交场站规划
1.规划公交枢纽一共40处,在保留现状23处的基础上改建1处,为现状轻纺城汽车站改建为公交枢纽;新增16处,分别为: 越城区规划新增8处,近期新建3处,分别为梅山公交枢纽、东南部公交枢纽、皋埠枢纽;中远期新建5处,分别为两湖公交枢纽、迪荡湖公交枢纽、鉴湖前街公交枢纽、城西公交枢纽和孙端公交枢纽。 滨海新城规划新增2处,分别为滨海新城公交枢纽、江滨公交枢纽。 柯桥区规划新增6处,近期新建2处,分别为柯南公交枢纽和鉴湖中学公交枢纽;中期新建4处,分别为兰亭公交枢纽、福全公交枢纽、漓渚公交枢纽、齐贤公交枢纽。 2.公交综合场站 规划公交综合场站共24处,在保留现状8处的基础上规划新增16处,分别为: 越城区及滨海新城新增5处,分别为玉屏路公交停保场、原汽车东站公交停保场、马山公交停保场、越东路公交停保场、海南路公交停保场; 滨海新城新增2处,分别为滨海新城公交停保场、江滨公交停保场; 柯桥区新增9处,近期新建4处,分别为柯桥客运中心停保场、柯南停保场、柯桥滨海公交停保场、平水停保场;中远期新建5处,分别为齐贤公交停保场、柯北公交停保场、柯岩公交停保场、钱清公交停保场、福全公交停保场。 
3.公交信息化规划 规划建设完善绍兴市公交(含快速公交)智能监控调度系统、乘客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行业运行监管与综合分析系统,并考虑与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综合客运枢纽等其他城市客运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统一纳入到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公交枢纽规划布局图 五、公交线网近期规划内容 (一)近期线网规划调整原则 1.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和公交经营体制改革,按照“加快融合、疏密布空、缩线增班、截弯取直、换乘提效、区域改善”的调整原则,根据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落成、路网变化以及客流需求变动等情况,逐步理顺公交线网层次结构,科学均衡线网分布,基本形成“快速公交线路+城市骨干线路+城市普通线路+区域二级线路”的公交线网框架,实现线网层次多元化、换乘衔接便捷化的目的; 2.创新公交开行模式,推行适应市民出行需求的定制特色公交,例开通社区小巴(小于6m车长、小间隔发车、进小区),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开辟旅游专线,体现绍兴旅游特色等。 (二)主要公交线路新增及调整一览 根据以上原则,2014年至今已经结合规划原则新增或调整实施22条,近期还将规划新增或调整22条线路,具体新增及调整方案将分批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