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岛:新电车上路 掉辫子不“掉链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5 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电车上路 掉辫子不“掉链子”
发布日期:2015-2-5 9:23:09


首辆双源无轨电车在366路脱网运行 今年将增98部


    线网被刮断,大辫子电车熄火排成长龙……这样的景象,将逐渐从岛城消失。记者从公交集团获悉,我市仅有的一部双源无轨电车在2路线试运行数月后,昨起开始在366路线进行脱网运行实验。按照计划,今年我市将增加98部双源无轨电车,即使掉了“辫子”,也能和汽车一样行驶。

汽车线路开跑无轨电车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乘坐这辆双源无轨电车由胜利桥出发,366路公交线自胜利桥至大窑沟,全长约13公里。其中自胜利桥至小村庄路段与5路电车线路重合,双源无轨电车可以通过电车线网运行并充电。
    在小村庄车站,记者看到驾驶员轻轻按动驾驶室内的操作键,几十秒之后,车顶的“大辫子”就缓缓地降到车顶的一处挂钩上。366路线由此处右拐至温州路,上杭州路立交桥,至内蒙古路长途站路段,大约2公里的路程,没有线网,该车使用储存的电源运行。运行过程很平稳,没有感到与其他车辆有什么不同。到了内蒙古路长途站,又看到空中的电车线网,从这里开始,366路线又与电车线路重合。驾驶员下车将集电杆(大辫子)搭到线网上。
    工作人员解释说,等到正式运行,线网需要搭杆路段会设置“捕捉器”,驾驶员就不用下车搭杆了。在中山路至大窑沟路段又是没有线网,这段路程往返约2公里,也是通过储存电源运行。在中山路胶州路附近驾驶员将车停在一处带“罩子”(捕捉器)的线网下面,按动按钮,“大辫子”缓缓地升到空中,经过轻微的调整,稳稳地接触到电车线网上,这样就可以利用电车线网运行并充电。
“捕捉器”自动抓住“大辫子”
    公交集团技术处处长于飞表示:“能够让电车‘大辫子’自动接触线网的装置叫做捕捉器。当双源无轨电车行驶到此时,司机无需下车操作,按下集电杆模式切换按钮,电车头上的‘辫子’就可以自动进入捕捉器。当‘辫子’被捕捉器感应后,即与线网连接上,双源电车就可以边跑边充电了。 ”
    双源无轨电车配有20kW的车载充电电机,当车辆处于静态充电时,仅需3-4小时充满,当车辆边行边充时,每小时可以充电10度,边行边充可使电池处于浅充浅放状态,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此外,普通的公交车在堵车时最消耗燃料,双源电车在堵车时,却可以充电,还能在连续制动中,反馈电能,减少更多的电能消耗。双源无轨电车还可在每趟间隙时间、司机交班时间及收班时间充电。充满电的双源无轨电车脱离线网可以跑14公里。
    公交集团现有无轨电车111部,今年将要报废48部,引进双源无轨电车53部,同时对原有45部新车进行双源改造,加上目前的试运行车辆,年底前,青岛的双源无轨电车将达到99部。
    1961年我市开设首条无轨电车线路,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因线网故障有电车熄火排长龙的现象。双源无轨电车全部上岗后,这一持续了54年的现象将会消失。
线网升级还能容纳更多车
    目前,公交集团有无轨电车线路三条,分别为2路、5路、30路,线网总长度29.5公里。电车供电所现有5个整流站,去年他们对部分老旧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 “青岛的电车线网满负荷运行可以满足160部电车同时用电,整流设备的改造为今后投入更多的新型无轨电车打下基础。未来的双源无轨电车续驶能力更强,可能只需要三分之一的挂网线路就可以运行。”公交市北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新电车成本比纯电动低
    “双源无轨电车保留了零排放、低噪音,行驶平稳,加速快、爬坡能力强等优点,特别适合青岛的地形特点。”于飞说。所谓双源无轨电车,就是使用线轨和电池双源供电的电动车,在有线网的路段可依靠线网供电同时进行充电,而行驶到没有线网的路段则依靠电池中储存的电量继续运行。“双源无轨电车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装载过多的电池,降低了车重,增加了续航里程,技术成熟、后期维修保养费用很低,此外,双源无轨电车不需要新建充电站,基建成本大大降低。”技术人员介绍说。据了解,双源无轨电车已经进入新能源车目录,获得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双源电车的采购成本更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0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