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按城市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襄阳应开通8条公交线路,调整优化3条公交线路,购置更新200台公交车,完成主城区汉江水域22艘渡船更新改造;规划建设深圳工业园公交停保场、襄阳东站公交枢纽站;中心城区新建出租车招呼站150个、候客站25个,出租车专用停车位346个。 
截至目前,已开通12条公交线路,优化延伸了5条公交线路,已采购218台公交车全部投入使用,市区汉江段22艘新渡船已于去年4月23日正式下水投入使用。 深圳工业园公交停保场正在施工建设,卧龙桥北公交枢纽站已投入使用。150个出租车招呼站、25个候客站、346个停车位建设基本完工。 1月12日8时10分,襄城南街公交站,一辆60路微循环公交进站。 车身迷你,绘有古城墙、护城河等“襄阳范儿”图案,这种“接地气”的微循环公交车行驶在道路上十分惹眼。更为吸引人的是,它可以直接开到居民们家门口。 “快上车,上学要迟到了。”市民杨莹带着6岁大的女儿灵灵坐上了60路公交。灵灵特别喜欢这辆看上去很“萌”的公交车:“我和妈妈出了家门就能坐上它,它还会把我直接送到学校门口,很方便。” 灵灵在市荆州街小学就读。以前,她上学时总要先坐公交到东街,再走上十分钟,才能到达学校。而现在,这个问题被微循环公交化解了。杨莹说:“60路公交开通后,我们在家门口直接上车,然后到土地局这一站下车,直接就到学校。” 跟杨莹一样,更多的居民正从微循环的开通中享受着便利。 市民刘玉文家住襄城区盛丰路,女儿一家在东门口居住,“这种微循环公交专门走街串巷,路过的都是居民常去的地方。一路过来,菜也买了,孩子也接了,特别方便。” 正如刘玉文所说,去年开通的5条微循环线路正是为有效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它们一线穿珠,连接起居民区、学校、菜场、医院、沿江观光带等,并与主干道公交线路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换乘到达各个城区。 乘客方便了,司机们心里看着也高兴。 60路公交车司机张强已经开了十多年公交。从1路到13路到,再到60路微循环公交,张强明显地感觉到,公交线路的设置越来越科学,居民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每当看着乘客们高兴地上车,满意地离开,我们的干劲就更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