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点10分,阮松刮擦车挡风玻璃上的雪凝和车灯上的泥灰,启动车辆。 
公交车上乘客拥挤,卢晓燕引导乘客乘坐公交 “睡意朦胧的星辰,阻挡不了我的行程……”这句歌词,是公交车司机的真实写照。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黑夜、黎明,公交车司机们驾驶着“城市之舟”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辞辛劳的迎来送往着出行的人们。
在威宁自治县公交公司,有这么一对夫妻,两个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工作在同一个岗位,却因为工作聚少离多,一年365天,连坐下来了吃顿团圆饭都成了奢望,他们是1路贵FU7008公交车“夫妻档”,夫妻二人均来自纳雍县,今年都是39岁,丈夫是阮松,妻子叫卢晓艳。
早起晚睡:
夜幕中依然运送乘客
每天凌晨5点半,整个威宁县城还笼罩在夜幕之中。人们还沉睡在美梦中时,公交车司机阮松和往常一样,已早早起床、洗漱,带上护耳、手套,根本来不及吃早餐就匆匆出了门。
阮松夫妻俩自2012年9月威宁公交车开通运营就到威宁公交公司。3年来,阮松的生物钟已经变得如闹钟一般精确。作为1路公交的首班车司机,他每天都必须在这时爬起身来,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个城市每天起得最早的就是环卫工人和我们。”阮松说。
早上6点,阮松准时来到威宁邮政局站下面的岔路口,等待专门接送公交司机到公交公司始发站的公交车。6点10分,阮松打开自己负责的公交车车门,刮擦车挡风玻璃上的雪凝和车灯上的泥灰,启动车辆。
6点30分,阮松驾驶的公交车沿着环城路到达每天早上的首发站——小屯站,等待排班发车。阮松每天都会利用发车之前的短短几分钟,在公交车上扭扭揉揉,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6点40分,阮松驾驶的公交车准时从小屯站出发,开始运送乘客,终点站是草海火车站。然后从火车站到临时客车站往返,每天7个来回。不遇到堵车,正常情况下每天8点半收班回家。晚上9点左右,阮松才能回到家里吃饭、和家人看看电视、睡觉。
聚少离多:
吃顿团圆饭成奢望
虽然阮松和卢晓艳开着同一辆公交车,但却总是聚少离多,每当其中一个人下班时,就正是另一个上班的时间。
每天阮松开到中午12点左右,妻子卢晓艳就来和丈夫换班,让丈夫回家吃饭、睡午觉。由于早起晚睡原因,阮松养成了每天午饭后睡一两个小时午觉的习惯。等妻子开到下午5点左右,阮松又来换班,**子回家做晚饭等孩子。
夫妻俩有两个孩子,12岁的儿女阮琳媛在威宁四中读初一,8岁的小儿子阮富林在威宁一小读三年级。让夫妻俩欣慰的是,姐弟俩都乖巧听话,而且学习成绩很好,阮富林还是班上的“三好学生”。
因为夫妻俩的工作原因,一家人很难坐在一起吃顿饭。“孩子们放学后饿了都等不了就先吃晚饭了,等我晚上9点回来,一个人吃饭都是当成宵夜吃。全家人想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件很难的事啊!”阮松说。
一年365天,只有除夕的年夜饭全家人才有机会吃顿团圆饭,等到大年初一,又奔赴公交车上,开始下一个365天每天重复的工作。
平凡心愿:
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这对忙碌的公交夫妻,每天都像不知疲倦的公交车一样,在固定的线路上来来往往。他们认真、谨慎驾驶公交车,驶过17个公交站台,穿过威宁老城区、新城区……
两年多以来,阮松夫妻俩驾驶的“夫妻号”公交车从未出现过事故和违章,也没有接到过投诉,保证了无数乘客的平安出行。
夫妻俩每月工资各4000元,包含了养老保险等。公司对于春节、国庆国定假日只放3天假,加班每天发给加班工资100元,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加班工资是日工资基数的300%,公交司机们从未得到过。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时间长了,感觉脖子和腰椎疼痛不已。”卢晓燕说。此外,让夫妻俩觉得比较累的事是在车上引导乘客规范乘坐公交,有时乘客多了,嗓子都喊哑了。尽管如此,夫妻俩没想过再换工作。
卢晓艳说:“这样生活,也是为了这个家能过得更好,让孩子们安心上学。”个中的真正滋味,更多时候他们只能埋在心底。
两年多来,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租住在30多平米的出租房里,生活虽然平淡,但却简单温馨。阮松说,对于他们来说,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就是最满足的事了。
住在仅有两个房间的房子里,夫妻俩觉得对于一家4人来说生活上还是有点不方便,“要是能申请一套廉租房那就好了!”这成了夫妻俩如今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