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里嬗变
说起我市的公交,那还得追溯到1957年,在当时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条件下,我市成立了佳木斯公交总公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市公交总公司、公交人凭借脚下滚动的汽车轮子,为佳木斯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不能说“马达一响黄金万两”,但公交和其它行业比起来,也着实有过一段时期的优越感。
原市公交总公司乘务长陈国红在回顾当年公交战线情景时,对当时的繁荣景象仍记忆犹新。“我是1986年进入公交总公司的,当时企业氛围特别积极向上,几乎每年都搞优质服务质量大赛,司乘人员的服务水准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因业绩突出,陈国红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乘务员”和“五一”劳动奖章。她对记者说:“当时的公交总公司是国有企业,政府负责所有财政支出,大家的工作劲头特别足。”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交总公司隐藏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由于公司公交车辆进入老化期,维修次数日益频繁,再加上政策补贴不到位,燃油、人力资源和社会公益等成本逐渐增大,致使公司经营收入下滑,逐渐出现亏损。
为了保证企业运转、营利,从1991年起,我市的城市公交开始采取两种体制运行,一种是原市公交总公司国营管理下的142台公交车实行单车承包经营体制,另一种是按经营期限将111台公交车经营权赋予个人,以招手即停的中巴车形式参与经营。
在经营过程中,两种不同体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原佳木斯市公交总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金短缺、负债高筑,各种经济纠纷缠身,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而个体中巴车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争抢客源,超速行驶,车况极速下降,安全隐患快速上升。车主漠视政府管理,百姓怨声载道,形势逼人。由于多种体制成份并存,加上中巴车和部分大型公交车严重老化,致使我市城市公交混乱局面愈演愈烈,把城市交通秩序和公交市场秩序搅得乌烟瘴气。
原公交总公司综合科负责人栾恒玉对记者说:“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天上火箭,地下2线’,说的是中巴车速度快,经常发生翻车事故,每天不断接到乘客投诉,广大市民怨声载道。”
1993年,大客车与中巴车矛盾最激化时,曾一度爆发了“城市交通大战”,城市公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逆境中崛起
佳木斯作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公交虽然“块头”较大,但由于经营机制、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城市公交病入膏肓,“体格”孱弱。
城市公交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复提出过建议提案,新闻媒体多次曝光。原因何在?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经营者层次不高、管理粗放,导致我市城市公交“管不住、走不动、甩不掉”,归根结底是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落后。
形势严峻,逼迫改革。针对佳木斯市城市公交体制成分复杂、经营管理混乱、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的现状,2007年,市政府对城市公交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成立城市公交客运管理办公室,开始对我市公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当年9月份1日,九龙公司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强势入驻我市城市公交阵营。九龙公司经营的13条线路、140余台新型大客车实现公司化运营。“这些新型无人售票客车引起市民极大关注,成为当时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市民张斌对当时新车上线的情景记忆犹新。
与此同时,因历史遗留原因,有部分个体中巴车还在运营中,与大客车恶性争抢客源的现象仍然存在。针对佳木斯市城市公交体制成分复杂、经营管理混乱、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的现实状况,2009年2月23日,市政府召开市长常务会议,提出“城市公交经营秩序必须综合整治,城市公交客运体制必须改革。
条件成熟时,改革不能拖拖拉拉。当时间进入2009年8月,我市实行革除单车个体承包,全部实行公交运营公司化运作的条件已经成熟时,公交体制改革一经启动便全面推进,势不可挡。8月初在媒体公布的《佳木斯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办法》,明确了截至2009年12月31日,市区内所有中巴车全部下线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式的重大转变,它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争抢客源、争夺利益、违规违章、服务低劣等诸多问题。
以法律法规形式开始的公交体制改革,从形式上告知世人我市公交改革的巨大决心,它的一经亮相也得到了舆论一边倒的拥护。得到百姓一致拥护的改革不可能容许阻挡,也没有理由不强力推进。2009年10月至12月份,市政府组建佳运公交公司,由其接替经营中巴下线的11条公交线路。到2010年年初,全市235台公交车辆全部实行了公司化运营,123台公交车实现公车公营,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公交市场新格局初步形成。
在涅槃后辉煌
随着城市的变化和发展,经历阵痛后的我市公交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佳运集团和九龙公交恶性竞争站点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尾气排放量增加。同时,两家公司为了各自利益互设壁垒,互相攀比驾驶员待遇等问题凸显。
新旧难题并存,城市公交不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严重影响城市和谐发展,新一轮城市公交改革被提上日程。“推进九龙、佳运公交合并工作,规划调整公交线路,增加、更新车辆、方便百姓乘车”被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后备受市民关注。改革是一场对弈,当推动力强的时候,阻力就会减退。2014年5月22日,这个时间节点注定将深深铭刻在佳木斯公交发展史上。当日上午9时,在所有人的共同见证下,随着九龙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佳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合并签约仪式正式举行,标志着我市公共交通事业从此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为真正落实我市“公交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市有关部门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专家对我市公交线路和运营场站做出了宏观规划,从此改变了我市自有公交车以来公交线路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而两家公司的合二为一,不仅让市民实现了乘车“一卡通”,更看到了我市公交事业向着更加有序方面发展的前景。而佳木斯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成立,更意味着我市公交改革完成了一场“破除坚冰”的“发展之战”。
一场场改革前所未有,一个个创新“破茧成蝶”,一项项举措力度空前,昭示着我市城市公交在大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步入辉煌的前景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