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乡市公交总公司“不抢3秒新规”让公交更安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1 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18日,从新乡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从即日起,公交车到站后没有停稳3秒后开门,上下乘客后关门不到3秒就起步,车长就要被处罚。

小姬小的时候,当时的机动车较少,但对当时很多机动车车体上“宁停三分 不抢一秒”的提示语留下了深刻印象。意思是说,宁可耽搁3分钟,也不要冒险去争抢那1秒钟。

如今,市公交总公司为了让公交更安全,适时出台公交新规——“不抢3秒新规”。正如新闻引题中所言:停稳3秒后开门,关门3秒后起步。否则,如果“抢”了这3秒钟,车长将要接受相应处罚。

先说, 市公交总公司为啥要在这个时候出台这样的“不抢3秒新规”?

新闻中表述,“希望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车长的安全生产意识,使他们克服急躁情绪,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这是市公交总公司一位负责人的说法。也就是说,市公交总公司之所以出台这样的“不抢3秒新规”,就是发现,在一些车长身上,存在着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开车难以克服急躁情绪,平时没有养成良好驾驶习惯,正是因为此,他们才及时出台“不抢3秒新规”,表面看是进一步规范车长的驾驶行为,实则是“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这是市公交总公司出台“不抢3秒新规”的原因所在。

接下来要说的是,市公交总公司为了让“不抢3秒新规”达到“车长皆知”、“深入车长心”的良好效果,除了“通过板报、标语、会议、飞信、微信提示等形式,在车长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外,他们“也组织驾驶员进行技能培训,分析不停稳开门、不关门起步造成的事故案例”。

进行事故案例分析,此举很形象、很直观,甚好!但是,说到事故案例,本报看过此条新闻的一位同事说,关于此类的事故案例,我市近期就发生了一例,发人深省。

小姬通过百度一查,果然看到近期发生在我市的一起类似事故,摘录于此:昨日(即11月7日),有新乡市民发布微博爆料称,一趟5路公交车未等乘客完全下车就启动行驶,造成一位老人下车时摔倒受伤。记者了解到最新消息,这位老人已经去世。(《大河报》11月8日A14版报道)

这条新闻的副标题是,“目击者称:车关门夹住了老人胳膊。”依此可以理解成,在老人还没有完全下好车的情况下,车长可能就起步了。

哎!这对于乘客和市公交总公司来说都是个悲剧。可惜的是,市公交总公司这次出台的“不抢3秒新规”约在11月18日,而那起悲剧发生时间在距此之前十来天时间。我们想,如果这个“不抢3秒新规”能早出台十来天时间,估计这起悲剧就有可能避免。

其实,类似的“公交悲剧”在其他城市也出现过:2012年2月5日,在南京市玄武区墨香路上,一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从11路公交车上下车时,人刚从公交车上下到地面,公交车便启动了,但其身上背着的包却被公交车门夹住,人一下子就被公交车带倒卷入到右后轮下,不幸丧命。

不能不说,两起“公交悲剧”都给公交车长敲响了警钟,不管是开门,还是起步,千万马虎不得,不能因为“抢”几秒钟时间而酿成安全事故。

好在,市公交总公司现在已经出台了“不抢3秒新规”,对车长提出了明确的开车、起步要求,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市公交总公司在执行“不抢3秒新规”时也不能太死板、太机械,因为各位乘客的身体和乘车状况不一,交通状况也在不断变化,有时候,如果开门、起步时“硬”按“不抢3秒新规”执行,那样同样会产生不安全因素。

比如,公交车停稳后,如果后面正好有车过来,乘客在停稳3秒时下车,很有可能发生碰撞;再比如,如果关门3秒后,有老幼弱病残孕者正处于起步后的不安全状态,此时起步同样不安全。

由此来看,车长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开车和起步,但是,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安全是第一要素。与此同时,我们希望乘客在配合、支持车长执行“不抢3秒新规”的同时,也要不断增强自身安全意识,为公交车更安全尽力。

有鉴于此,请公交车长谨记:“宁停3秒,不抢3秒。我们相信,有了市公交总公司出台的这个“不抢3秒新规”,公交车的安全系数将会大大增加。市公交总公司出台“不抢3秒新规”,值得为之点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14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