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昔日撑主力的公交逐渐往“最后一公里”方向进化。翻查近年来的公交线网调整计划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新辟线路出现在郊区解决当地市民出行难,而市区一些市民有着几十年感情的“老线”则可能因种种原因淡出人们的视线。
市交通委提出,本次线网调整总体思路是以民生为导向,以提高效率为抓手,根据区域差别化原则,对不同区域实施“有增有减”,统筹平衡公交线网布设。据了解,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覆盖,结合排堵保畅和环保治理的要求,原则上对郊区新城镇区域采取增加公交线路,对市中心区域采取减少线网的政策。
围绕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方便大型居住社区及居民小区出行;围绕提高主干道运输效率、减少公交线路复线……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市民也发现我们的公交线路正变得越来越“零碎”。
未来可能告别991路的付老伯对记者说:“现在的公共交通肯定是更发达了,但换乘更多的线路也可能花费更多的钱和时间。”也有热爱乘公交的市民担心,如果公交的班次频率无法保障,自己最终会被逼上地铁。
上海作为有着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且面临着老龄化程度领先全国的情况。对于部分老年人更习惯的公交,每条线路的变更、缩改、撤销总是牵动人们的神经。在对公交线网不断做出调整的同时,现有线路能否进一步加快车辆周转,提高营运效率?是一个需要大力研究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