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厦门多管齐下守护“Amoy蓝” 明年投放纯电动公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3 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民老陈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看了晨报《抬头看蓝天,一年见几回?》的报道后,他深有感触。昨日,他对记者说,对于厦门近几年的空气质量变化,他有明显的感受。比如,霾天比以前多了,有时霾来了风也吹不走。

  的确,虽然与其他一些省市相比,厦门的空气质量还算可以,但仍有待改善。

  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室主任王坚介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厦门市的空气污染逐渐演变为以臭氧、PM2.5、二氧化氮为代表的区域复合型污染。空气污染的“元凶”除了风吹来的“北霾”外,与厦门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排放、公路和工地扬尘也有重要关系。要想保持“Amoy蓝”,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环境监测


  年内建成“大气超级站”

  “‘建设高层建筑时应充分考虑大气的扩散条件’等已被写入厦门市环保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此外,一个集大气监测、灰霾分析、环境预警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大气超级站’将于年内建成。”今年年初,厦门市环保局曾向媒体透露这样的信息。

  王坚透露,厦门今年已新建8个市级空气质量监测点,加上原先的4个国控点和6个市控点,目前厦门已经实现全市6区市级以上空气质量监测点全覆盖,各级监测点总数居全省第一。

  “为了让各区空气质量得到更真实的反映,年底海沧还将建成2个区控点,岛外其他3个区也会按计划建成。”王坚说。

  另外,近几年,光化学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臭氧超标是导致光化学污染出现的重要指标。

  王坚称,虽然厦门没有出现大范围光化学污染现象,但为了加强监控,厦门环保部门将在年底前完成新型臭氧监测设备的采购。设备投入使用后,将进行更严格、更精准的监测。

  PM2.5、PM10污染来自扬尘,记者获悉,为了对工地及道路扬尘进行有效控制,目前思明区7个地铁站工地已配备雾化喷淋降尘系统,其他施工单位也在陆续配备空气清洁系统。

  清洁公交


  明年投放纯电动公交

  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越多,空气中PM2.5浓度就越高。而机动车尾气中的二氧化氮也是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为推广清洁能源车辆,今年上半年,厦门市新增246辆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占新投放公交车总数的71.3%。

  据悉,厦门市运管处、公交集团联合国家电网厦门供电公司,于今年启动了新能源公交车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试点运行方案编制,充电场地、充电桩等相关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力争于2015年开始试点投放纯电动公交车。

  除此之外,厦门市已建成25座(148支枪)加气站、76个交流充电桩、5座纯电动乘用车充换电站。

  治理黄标车


  明年年底前淘汰2.9万辆

  排放量大、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的黄标车大多是1995年以前领取牌证的老旧车。这些车辆由于尾气排放控制技术落后,尾气排放达不到欧1标准,排放量相当于新车的5倍至10倍,对环境污染较重。相关专家认为,加快淘汰黄标车是从源头上治理“空气危机”的有效之举。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今年年初已出炉,从今年起到2015年年底前,将彻底淘汰2005年前在厦门注册登记的约2.9万辆黄标车。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要想保持“Amoy蓝”,市民应切实节约用电、少开车。

  对汽油降硫处理少开车多坐公交

  “现在厦门这么堵,我们公司老总都经常坐公交车上下班呢,低碳环保!”上班族卢明认为,厦门很小,但车很多,加之目前建设项目多,已成为“堵城”。为了让人人乐见的“Amoy蓝”持久,应该大力宣传和提倡多坐公交车少开车。

  留美归来的郑女士昨日也致电晨报新闻热线8080000参与讨论。她认为,厦门的霾、空气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很大的关系,建议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对石油汽油等进行降硫处理。“如果机动车使用的油中硫的含量减少了,那么空气中的PM2.5就会少很多。”

  对以上建议,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室主任王坚表示肯定。他还倡议市民节约用电,因为少用一度电就能减少废气、废热的排放,还能节约能源。如果人人如此,对于空气质量提升大有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5 14: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