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引导员正在值勤。 每天清晨,他会送你踏上上班的公交车,每天傍晚,他会在公交站迎接你回家。他会像父母一样唠叨你坐车注意安全,也会像朋友一样提醒你放宽心莫拥挤。如果你是位孕妇,他还会在车门口喊一句“哪位给这位准妈妈让个座,谢谢您!”APEC期间,你们都放假了,这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文明引导员依旧在公交站等着你。 昨天清晨6点35分,天还未大亮,57岁的张志明来到东四十条桥西站,开始打扫站台。天冷了,张志明擦栏杆时,戴上了乘客送的加绒皮手套。 这几日,北京企事业单位放假,早晚高峰时间,站台上的乘客少了许多。不过,张志明和其他文明引导员的任务却更重,自11月1日,他们便启动“停休”模式,在APEC会议前后,挑起文明宣传的任务。
宣传排队乘车,文明礼让,维护公共环境,文明引导员的工作看着“有点软”,但张志明深感十余年宣传带来的改变。十几年前,乘客争着上车,现在到了站台都自觉排队,“不排队都觉得不好意思。”张志明说,以前乘客觉得引导员是管闲事,现在见面主动打招呼。天安门西站的文明引导员杨凤英觉得,他们的职责从引导大家排队慢慢转向为乘客指路,“北京重要景点周边的公交线路我基本都熟”。 记者了解到,北京目前有约8000个文明引导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无论冬夏,无畏雨雪,他们一直坚守在北京16个郊区县的公交地铁站岗位上。张志明说,自己的工作离不开乘客的支持,他跟不少上班族还成了朋友,有些还会帮忙维持秩序。 今年8月,北京启动文明乘客的推选活动,目前已推出2万人,今年年底将从中选拔出100名乘客作为“文明有礼乘客之星”。“上班族每天挤公交车不容易,再着急也配合着排队,在我眼里大家都是好乘客。”张志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