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友 图/文
每到年终岁尾,来自黑龙江肇东、大庆、木兰、阿城的万余名农民工像是约定俗成一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来“淘金”。平时他们是种田能手、建筑工匠,而到了这里,他们则成为创造冰雪奇观的雕刻师。
采冰人每天工作14个小时
清晨4点多,松花江哈尔滨段3000多人的采冰现场,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响彻松花江两岸。
来自哈尔滨近郊幸福乡的采冰人储双成,穿着厚厚的棉衣,头部和面部都包裹得很严实,眼部只露出一道缝隙,面部挂满厚厚冰霜。
储双成说:“我们凌晨4点多就要来这儿,晚上6点收工。我们愿意多劳动,因为采冰越多,就可以挣越多的钱补贴家用。采冰也是技术活,不能有裂纹,厚度要在40公分以上。一立方米冰给4元钱,一天可以挣到100多元钱,这里不欠工钱,每天都能拿到现钱。”
在零下近30摄氏度的严寒中,采冰队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直径1米多的电动锯车将冰面分割成一个个大方块,由捞冰人7人一组协力打捞上岸后,有专门的车辆运输到冰雪大世界施工现场。
万余民工昼夜打造冰雪世界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从采冰到正式营业,整个施工过程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46处冰雪景观建筑,18万立方米用冰量,24小时轮流作业,注定了农民工的劳动强度。
数十座塔吊高耸如云,400多台运输车辆在工人和冰块儿之间来回穿梭。万余名农民工顶着凌冽的寒风,卖力地劳作着。一旦停下来,他们就会感觉到刺骨的寒冷,所以只有马不停蹄地干活。
大冰坯被切割成小块,由工人徒手搬运到的工地,然后再进行精细的修饰和雕刻。工人们像工蚁一样,通力协作,一点点建造出宏伟的城堡。
中午时分,民工听到开饭的吆喝声,个个来了精神,迅速爬下脚手架,带着工具,回到他们居住的工棚。
工头李宗傲右手拎着一个装满白菜炖豆腐的水桶,左手拎着一袋馒头走进工棚。
“抢什么,都能吃饱”,他大声喊着。
吃过饭的农民工纷纷脱下脚上潮湿的鞋子,放在工棚的火墙上面烘烤。中午短暂的一个小时休息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极为宝贵。
“我来这里四年了,今年带来本村的40个老乡一起来的,活是辛苦了些,不过这里免费吃住,每天工资日结,结工以后能挣到3000多块钱,今年大家过个好年肯定没有问题了。”工头李宗傲说。
当这规模宏大,撼人心魄的冰雪世界出现在游客面前时,游客们能否想到那些严寒中默默无闻的农民工兄弟呢?
编者按:
生活的故事绵延不绝。如果你看过本期《活着》后有任何话想说,或者你愿意提供原创纪实图片故事,都可以发邮件至ppqq_huozhe@qq.com,我们会收集整理所有来信,你也将成为记录历史的人。
http://news.qq.com/photon/tpyk/bingdiao.htm(35张图片)网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