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铁路南京南站工地上,人头攒动,大型机械轰鸣……这里正在进行场站基础施工建设,而与之配套的铁路高架预制箱梁厂,以及地铁一号线南延线等工程也正在同步开展。南京交通部门一负责人介绍,2010年南京南站建成后,不仅会是南京沟通长三角,以及沿海、沿江城市的高速铁路枢纽站,它还将带来南京城市交通整体布局的大调整。
11条铁路汇集,确立华东铁路枢纽地位
“南京南站将是京沪高铁全线最大的枢纽站,这里汇集了11条铁路线,将成为南京连接长三角,以及沿海、沿江城市的高速铁路客运站。”南京南站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包文琪说。
包文琪介绍,南京南站聚集了京沪高铁、沪汉蓉客运线、宁杭城际、宁安城际等线路,不仅构成了南京至上海、杭州、合肥、芜湖等城市的“一小时快速铁路网”,形成了南京至济南、郑州、南昌等地的“两小时快速铁路网”,还实现了南京与北京、武汉等城市“三小时直达”。
因此,南京南站在场站建设过程中,对内部换乘便捷和对外交通畅达给予更多关注。
一方面,南京南站为高架车站,悬空在地面12.5米处,而轨道下方设立了公路客运站、公交站、出租车停靠站、社会车辆停车场、地铁站等各种交通设施,不仅可以通过垂直电梯连接上下空间,还通过类似机场的“平地代步电梯”,实现各种交通设施之间的“无障碍对接”,仅电梯就多达200部。
另一方面,根据设计方案,绕城公路、机场高速、宁溧路、宏运大道都将拓宽改造,车站核心范围内将形成两纵两横快速路网,通过转盘与这4条道路相接,形成综合快速路网。
上海铁路局一负责人说,从交通大格局来看,南京南站将成为华东地区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因此,伴随着南京南站大交通枢纽的建设,南京在全国的交通地位将大大提高,使南京跨过苏锡常,无障碍地接受上海辐射。确立交通新门户,引发公路客运站布局调整
“南京南站建成后,将承担南京70%以上的铁路客流,并将取代中央门地区成为南京的主要交通门户。南京公路客运布局也将相应调整。”市交通局副局长李颜平说。
据了解,早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中央门站便成为南京最大的汽车客运站,至今已是全省发车规模最大、客流最多的客运站,由于客流集中又设立在市中心,导致中央门地区交通时常拥堵。与铁路南站配套的公路客运南站投入使用后,将为中央门站的功能调整创造机遇。
李颜平介绍,为配合沪宁城际铁路建设,现有铁路南京站北面工程与小红山客运站的征地拆迁工作已经进行。小红山客运站将与沪宁城际铁路在2010年同步建成投入使用。
小红山客运站投入使用后,现有中央门长途汽车站50%以上的客运班线将迁入小红山站,而中央门站将打造成精品车站,除了主要经营南京至常州、苏州、无锡等地的客运线路外,中央门站还成为南京旅游集散地,今后外地旅客到中央门站后,将可乘坐旅游大巴到市内各景点游玩。
上海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沪宁铁路历来是中国铁路线最繁忙的线路之一,运输高峰时,每两分钟就有一辆列车从这条铁路线上通过,但即使这样仍不能满足客运需求。今年春运期间,铁道部首次破例沪宁线基本停止货运,让道客运。而南京南站建成后,一方面,将大大缓解沪宁线客货运的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更能缓解春运期间铁路“一票难求”的客运压力。
引发交通客流大转移,有望成“第二市中心”
“南京南站将建成全国最大、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区,有望成为南京仅次于新街口的‘第二市中心’。”市交通集团铁投公司总经理张映芳说。
张映芳介绍,南京南站的结构复杂,不但是因为它是“高空”车站,“地下”设施也种类繁多。其中,地下负一、负二层为地铁站,设有地铁1号线南延线、3号线、6号线以及机场轻轨线。整个枢纽工程还将建设一个6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设施。在铁路枢纽地下建设商业设施,南京南站规模全国第一。
据了解,南京南站建成后,不仅会改变现有南京火车站、中央门汽车站、长途东站的客运现状,而且其连接机场的轻轨也正在建设中,加上地下商场的开发,将吸引各种客流来此会集,引发南京交通客流的大转移,对周边地区会有相当大的直接、间接影响。
“整个南站地区之所以按照‘金陵门户,秦淮陆港’的要求规划,今后要将其打造成‘第二市中心’。” 市交通集团董事长冯宝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