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金陵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11月份南京公交新闻专用贴

 关闭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11-18 10:24 | 只看该作者
4条公交线昨安家丁家庄 保障房片区将有公交对接地铁
昨天,丁家庄保障房片区迎来了一件喜事。2000平方米的公交场站正式投用,4条公交线在此“安家”。与此同时,花岗保障房片区的临时停车点也迎来了两条公交线路。

丁家庄片区,4条公交线满足多方向出行

昨天一早,176路、311路、107路、114路等4条公交线,正式入驻丁家庄2000平方米的大型公交场站。场站内有不少居民正在此等车。

据了解,为方便首批入住居民出行,客管部门去年12月新辟了176路公交车,方便该片区居民前往老下关地区。但由于当时配建的公交场站尚未交付,临时设置的站点离小区门口有些距离,之后开辟的311路公交车同样也需步行一站路。丁家庄保障房大型公交场站昨天投用后,除了176路、311路外,客管部门又调整了107路、114路进入,满足居民前往下关、长途东站、山西路、仙林等多方向出行需求。

如107路由九乡河西路开往丁家庄,自仙尧路改经燕西线、华银路至丁家庄公交场站,沿途增设金尧山庄、丁家庄站;114路由古平岗开往丁家庄,自兴贤路往东经华电北路、华银路至丁家庄公交场站,沿途增设上城名苑、兴兴路、奋斗村西、奋斗村、丁家庄等站点。其中,114路还可与地铁一号线衔接。

花岗保障房1000多户居民近日拿到了新房钥匙。但该保障房片区配套的公交场站、市政道路尚未建成交付,公交线路一直是空白。居民要前往花岗保障房看房,只能乘坐公交车至南湾营站后步行2公里,或是至东麒路后步行3—4公里。

昨天,去该片区看房的居民再也不用愁了,141路、163路两条公交线路直接开进花岗片区。

客管部门介绍,141路由南京车站开往西花岗,163路由钟灵街开往西花岗。两条公交线路自南湾营公交场站往东经马高路、南湾营路延伸进西花岗临时停车点,待公交场站建成后正式延伸进场站。其中,163路可以与地铁二号线钟灵街站、马群站无缝对接。

明年,四大保障房片区均有公交对接地铁

记者了解到,明年4条地铁新线开通后,我市4大保障房片区都将有至少两条的公交线与地铁无缝对接。

根据规划,丁家庄、花岗、上坊、岱山四大保障房片区都将有轨道交通到达,如地铁7号线经过丁家庄片区,地铁7号线、8号线经过岱山片区,地铁17号线、13号线经过上坊片区,8号线、17号线经过花岗片区。但这些地铁线路目前均未开工建设。

“与地铁建设周期较长相比,公交投放效率更高,可以及时满足新城区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客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地铁3号线、10号线、机场线、宁天城际一期等4条轨道线路开通后,围绕这些轨道线路,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正在编制公交接驳配套方案,其中就包括与保障房小区的无缝对接。

除了丁家庄、花岗片区外,岱山、上坊也配有大型公交场站。岱山保障房共规划了3个公交场站,目前进驻的公交线路有62路、169路、182路,待年底岱山东路建成后,这里的公交线路将进一步优化。同样,上坊片区的公交场站明年建成后,除现有的一条区内公交、一条前往火车站地区的公交线路外,也会优化更多公交线路。“明年,基本上每个保障房小区至少有两条公交线与地铁无缝对接。”相关负责人说。
62
发表于 2013-11-18 11:0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公交报站小伙本是汽修工 被称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
录制公交报站声的姚维。 本人供图
“乘客们,欢迎乘坐西祠南京公交版,本版与公交同行,上车请主动点击,不用刷卡,持西祠账户的乘客请主动登录,请您文明发帖,礼貌回复,谢谢合作。”近日,西祠胡同论坛的“南京公交”版,这段带有别样味道的“公交报站”音频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出彩的不只是模式,更令人惊叹的是,原来这个声音就是在公交车上听到的那个男声报站声音!记者了解到,录制声音的姚维,并非专业出身,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但是他拥有一大群忠实的粉丝。
汽修工玩起专业报站
创意网络报站
录制公交报站语音已有两年多,
到网上“报站”再引网友赞叹
把姚维称之为南京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个声音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伴随着上千辆公交车回荡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无数南京市民都听到过这个声音,但是对于这个声音的来源,可能多数市民就不了解了。
“西祠胡同的网友们,你们好,这里是南京公交版,有需要在这里浏览帖子的请随意,无需刷卡投币”,如今,这个声音不仅出现在了公交车上,还出现在了网络论坛里。据姚维介绍,这几段音频是南京公交版的版主找他帮忙录制的,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
这个声音不仅亲切,内容还让人忍俊不禁,网友纷纷表达了对姚维的赞叹之情。有网友直呼:“哈哈,很有创意哦!”还有网友留言说,“姚总的报站我已经完全会背了,非常喜欢姚总的报站啊,姚总加油”,表达了对姚维的鼓励。“原来姚维真的有这个人啊?”有网友还表现出了惊讶。
姚维录制公交报站语音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最巅峰时期,大概有2800多辆公交车用我的声音”,姚维说,“现在也还有1800多辆”。据了解,南京共有6000多辆公交车,也就是说,曾经有将近半数的公交车用的是姚维版的报站声。
为何找他报站
本来他负责维护工作,
因找不到人,领导让他“自己录”
虽然很多人评价姚维的报站声“充满磁性”,但是据姚维介绍,他本人并没有任何播音主持的学习或工作经验。姚维2003年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原来的南京中北巴士公司,当了近三年汽车维修工。2005年,由于姚维对南京市公交线路比较熟悉,他被调入运维部门,负责语音报站的后期维护工作。
姚维介绍说,当时的语音报站都是公交车系统的生产报站器厂家请专业人士录制的,并不需要公交公司负责报站的语音录制工作,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2011年。自2011年起,中北巴士公司启用了新的GPS系统,公交车由手工摁报站器改为自动报站,原报站器厂家退出市场,不再给予报站声音服务,报站录音工作一度停滞。而新的系统不再提供报站语音服务。
姚维说,新系统采用的是GPS报站模式,车到站后,系统自动播放报站。但是这中间需要做一个工作,就是根据公交客户的需求,将不同的报站内容录制进去,之后经过后期制作和剪辑,再将声音输入到设备中就可以使用了。
那么,应该由谁来报站呢?一次偶然的机会,领导得知姚维的声音适合做报站音,便想办法让他试着做。“领导当时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要是找不到人你就自己录吧!”姚维说,当时自己负责的部门是维护语音报站的,领导自然就把录制新报站语音的工作交到了姚维手上,姚维笑着说,“不就是让我录吗,我录就我录。”姚维被赶鸭子上架似的领回了任务。
姚维对记者说,其实对于报站录音等,自己是非常感兴趣的,于是在接到任务后,渐渐地开始了录制声音的路程。
提升报站水平
没有专业设备,
躲在卧室用简易话筒练习
然而,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姚维自称普通话说得并不好,“从小南京话说得习惯了,有时候前后鼻音分不清楚”。姚维现在的报站声是一点点练出来的,“当时在家学习美声的唱法,感觉报站声和美声有些相似,有的音需要一遍一遍地纠正,后来我自己都有些惊讶,居然有些像模像样了。”
姚维介绍,当时录音的时候并没有任何专业设备,实际上我们听到的报站声,都是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在卧室里用所配置的简易话筒录制的。“还好一般公交车上的音响设备并不是很好,还能对付的去。”姚维笑道。
经过反复试验调整,2011年67路公交车正式以姚维的声音做报站,慢慢的,中北巴士公司几乎所有线路公交车都采用了姚维版报站。
目前,姚维依然承担着报站语音的录制工作,“有的时候线路更新,就需要重新录制,最多的时候录了200多条线路,”姚维说,“我也是在不断地录制中磨合自己的声音,提高质量。”姚维告诉记者,一般当公交线路改线时,也需要额外进行替换工作,所以当时,每到公交线路改道时,自己最忙。
有同事曾经开玩笑说让姚维进军播音主持界,姚维坦言,“公交车报站和播音主持毕竟是不一样,自己还差得很多,也许有机会可以去培训一下,希望自己的普通话还能进步一些。”
真人语音报站
渐被电脑合成报站取代
投票:真人语音报站更受欢迎
对于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是男声好,还是女声好,是机器合成的好一些,还是人类的声音更好接受呢?前不久,南京公交版的公交车迷们曾经对此进行过专门的投票。投票结果显示,男声报站声音以压倒多数的优势胜出,而这个男声报站,就是指的姚维的声音。
姚维对记者说,男声报站和女声报站各有比例。有人觉得男声浑厚有磁性,显得高雅,但是对喇叭等设备要求高,否则在破旧的公交车里,因为机器本身噪音大,可能会出现吃音的现象。而有人觉得女声的穿透力虽然很强,但是尖利的声音穿透耳膜,长年累月听报站的司机师傅会受不了。因此,大家有各自喜欢的报站方式。
公交车报站声也是一张城市名片
姚维报站最风光的时候是在2012年,当时,南京公交整合成江南、扬子、场站三家公司,姚维版的报站声几乎普及了大部分公交线路。但今年4月,姚维被调到了扬子公司营运部门工作,虽然继续承担报站录音工作,但是江南公交公司的大部分车辆已经被电脑合成的报站声所取代。
随着线路调整及变动,现在,男声报站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除了扬子公司和江宁通盛公司部分线路外,很多线路已经放弃了姚维版报站。姚维很无奈,在网上,也有一些他的支持者表示不满意,称电脑合成的不真实亲切,有人反映,电脑合成的报站声音“吐字不清、声音难听、节奏缓慢”。
记者了解到,电脑合成的报站有时候会出现偏差。如“请宝马评价我们的服务”,这一语音提示让人困惑,其实,正确的读法是“请扫码评价我们的服务”,就是公交公司希望乘客们扫描贴在车上的二维码,来对公交司机的服务进行评价。
“如果是真人语音报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姚维说,公交车报站声不仅是好听不好听的问题,还关乎到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一张城市名片。
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基本都是使用真人语音报站。姚维表示,南京明年就要举办青奥会了,用这种电脑合成的语音报站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南京的形象,希望能尽早恢复真人语音报站。



63
发表于 2013-11-18 11:52 | 只看该作者
孕妇晕车吐了亲友不肯打扫 617路司机自己动手 拖着拖着也吐了
孕妇晕车呕吐,大家都能体谅,不过,面对司机送过来的拖把,同行的亲友却拒绝打扫。司机只好自己动手,无奈太熏人,自己也吐了,但他还是忍着把车厢打扫干净。昨天,网友“@无敌泡花”在新浪微博上发帖,表扬公交617路司机,觉得这位年轻的师傅“实在不易”。

记者通过617路车队,联系上当事司机钟立胜。原来,昨天上午9点40分左右,他驾驶一辆617路公交车,由钟林开往六合。车辆行至新篁镇政府附近时,一名孕妇因不适呕吐,吐得满地都是。和这名孕妇同行的是一名50多岁的男子,应是孕妇的亲友,两人要在新篁医院附近下车。

由于异味太大,有乘客躲到车子后排,还有一些乘客干脆下车了。“师傅请你把地拖下。”考虑到还要继续载客,钟立胜将拖把递到陪同的男子面前。谁知,这名男子就是不肯拖。“我差不多前后说了3遍,他就是不肯弄。”到了医院,男子和孕妇下了车。无奈的钟立胜只好自己动手,由于异味太大,自己拖着拖着也反胃呕吐了。

对于陪同男子拒绝拖地,车上乘客也诸多意见。有人建议公交车上配备塑料袋,也有人建议孕妇出门最好自备一个垃圾袋。


64
发表于 2013-11-18 11:54 | 只看该作者
退休前一天南京老民警公交车上奋勇抓住小偷
11月15日上午7点,老温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省人民医院看病。当他乘坐的60路公交车即将开到永庆巷公交车站时,老温感到身后似乎有人一直在贴着自己。机警的他怀疑可能遇上了小偷,于是他立刻向一旁挪了挪,并回头瞪了一眼中年男子。男子瞅见老温的眼神,识相地向公交车后门走去。这下老温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小偷!

果然不出老温所料,这名中年男子偷偷靠近女孩的左侧,借着自己身体的掩护,将手伸进了女孩的背包,迅速将一部白色的手机拿出。嚣张的小偷正庆幸自己成功得手时,却没想到,老温把整个偷窃过程都看在眼里。这时,老温一个箭步上前,闪电般将这名中年男子按倒在地,接着他又相当麻利地将自己的鞋带抽出,熟练地将中年男子反手绑住。整个擒获过程仅仅持续了2分钟。

之后老温便将男子带到了华侨路派出所。民警经过询问,惊讶地发现老温名叫温建中,今年60岁,是一名再过一天就要退休的老民警。经审讯,民警查明嫌疑人姓陈,而陈某也对自己在公交车上的盗窃行为供认不讳。
65
发表于 2013-11-18 11:57 | 只看该作者
6路公交车调整 部分乘客一头雾水
因南京晓庄广场施工改造,南京6路公交车从昨天起调整了部分线路,可是由于通知不到位,很多乘客的出行因此被耽误了。

南京6路公交车原本的下行线路是由高力家具港出发开往清凉山。昨天早晨6点半,一网友说,她像往常一样在大瓜园东站等候6路公交车,可是半小时过去了,都没等到,眼看上班就要迟到了,她只好换乘其他公交工具。随后,记者赶到了现场,站台上有数十位乘客正在等车,“我天天坐这个车上班,平时三五分钟就来一趟了,今天特别奇怪,20分钟了,我上班肯定迟到了。”乘客王女士焦急地说。

在站台上,一名中年男子怀抱着婴儿,他说孩子突发高烧,准备坐6路公交车去儿童医院,可等了很久了都没有车来,就这样耽误看病了,孩子一直在哭。

线路调整,为何不通知呢?记者随后来到了起点站高力家具港,可是车队大门紧闭,其他线路的工作人员说,6路车队已经搬迁到了万寿村站,但是因为不知情,很多乘客都跑到这里来坐车。

6路公交车车队工作人员认为,“施工改路了,我们张贴告示的啊,就在公交站台旁边的一个墙上面啊,说大瓜园等站每隔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还会有一辆车子过来。”

原来,调整后,6路公交车起点站从高力家具港改成万寿村,原先的高力家具港、大瓜园、大瓜园东站等三站,每隔半小时至一小时才会经停一辆车。根据车队的提示,记者的确在公交站台旁边的墙上看到了这个告示,但是告示张贴得很不醒目。继续等候了一会儿后,一辆6路公交车开了过来,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子并没有停靠,众多乘客连叫,“6路公交车来了,终于来了。哎,怎么不停啊?”

好不容易等来了6路公交车,却不停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等来了6路车却没有停靠,乘客们一头雾水,不知是否应该继续等候下去。记者随后又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车队,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很惊讶,仔细一想后,给出了答案。

6路公交车车队工作人员又说,“可能是这样的,我们的车子还要从原先的停车场开到万寿村来,但是其中有很多车不停靠大瓜园站,到万寿村后才正式营运。”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2:11 | 只看该作者
双层巴士今正式退出南京 带走一代人“回忆”

    在双层巴士内部,扶手处明显已经锈迹斑斑,几经粉饰也难掩它的沧桑。 

    双层巴士今正式退出南京 带走一代人“回忆”图为其中一辆双层巴士。 

工作人员在为其中一辆巴士作退役前的“体检”。


  11月17日,隶属南京雅高公交公司两辆17路双层公交巴士正式退出南京的公交车舞台。而这两辆双层巴士也是南京的最后两辆,它们的退役将带走一代南京人的“回忆”。
  17日下午,在位于杨庄的修理厂里,一位徐姓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其中一辆双层巴士作“体检”。他称,这两辆车都已经服役了九年,在众多公交车里那绝对算得上是“老大哥”。
  从车内的装饰来看,很多地方都已经锈迹斑斑。尽管扶手、楼梯等地方都是几经粉饰,但依旧难掩它的沧桑。车子二层那扇市民眼中的“会移动的落地窗”,如今也不复当年的鲜亮,一道道的擦痕和一些细小裂痕同样十分明显。
  在南京紫金山庄17路公交的始发站附近,多位市民就此事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禹小姐起初还不知道双层巴士退役一事,当被告知的时候,她显得很吃惊。她说:“平时早上都乘这车上班,已经习惯了,现在这车子不开了,心里总会有些舍不得。”
  不过也有市民周先生表示,老车退役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他说:“车子老了,那安全性多少会有些问题,所以这也未必是坏事。
  而在与17路公交车队的管理人员交流时,车队的管理人员称,目前这辆车最后要如何处理尚未决定,需要等候公司进一步通知。如果可能,他们也很希望公司能将这两辆车放入中山陵景区等一些旅游景点,供市民们参观。毕竟它们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据了解,南京在1995年拥有了第一条双层巴士线路,即从盐仓桥开至泰山新村。双层车容量大,可以承载100多名乘客,所以比起普通公交,它更实用,减缓了行车高峰期的客流以及交通压力。在1997年以后,特1路(现在的100路)、9路、6路、33路、2路、17路等大线路也跑起了双层巴士,鼎盛时期南京城内共拥有200多辆双层巴士车。


67
发表于 2013-11-18 12:46 | 只看该作者
公交车上丢手机
司机没拿却被冤
幸好捡手机的乘客来归还,消除误会
  昨天清晨,公交35路车队的电话忽然响起。话筒那头一个声音问道:“你们35路车上还是有人丢手机啊?”听到这话,站长董祥祥忽然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几天前的那个手机莫名丢失的疑云可能就要解开了。也终于可以还车队驾驶员一个清白了。

  时间回到12日的午夜。一辆35路车刚刚进站,就有一名酒气很重的男子跳下车来,嚷嚷着要讨个说法。原来这名男子表示,刚刚车上就他一个人。忽然发现手机不见了。不管董站长怎么解释,司机看到乘客的东西肯定会还给他们或是上交。可这名男子他觉得当时车上没人,肯定是驾驶员拿了手机。

  几番劝解无效,对方始终认定是司机拿了手机。这让车队十分犯难,他们只好一边继续和乘客沟通,一边寻找更多的线索。就在这样的状况下,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通电话成了事情的转折点,原来拿手机的另有其人。

  昨天上午,市民李先生(化名)带着一个大屏的三星手机来到车队,并且讲述了那晚发生的事情。他说,当时他的妻子也在35路车上,就坐在那名喝醉酒的乘客身后。快到终点站的时候,忽然听到前面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她定睛一看,竟然是个三星大屏手机。妻子当时因为从来没有用过这么高级的手机,一念之差就把手机带了回去。“后来我发现,就跟她讲,别人的东西怎么能拿呢。最后我们就商量好来还手机了。”李先生说。

  看到失而复得的手机,失主陈先生有说不出的高兴。而最终车队也悄悄帮司机洗刷了这场不白之冤。
68
发表于 2013-11-18 12:56 | 只看该作者
[tr][/tr]
会短暂影响下桥车辆通行
四平路广场公交站就要撤掉吗?
交警回应,影响不大不会撤站
  公交车进出站影响交通示意图
  请供图网友“@南京桥北新闻”来领稿费
  南京市民已经习惯了长江大桥附近的堵车。最近,有网友建议取消由北向南方向的四平路广场公交站台,避免公交车进出站影响其他下桥车辆的通行。11月14日下午,记者走访发现,这个公交站台对下桥车辆通行确实存在一定影响,但也有市民认为,撤掉该站会影响大家出行。交警六大队的民警则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公交站对下桥车辆通行虽然有影响,但压力还不算大,至于是否撤掉该站,他们还要进一步观察。
  网友:建议取消四平路广场公交站
  11月12日,“@南京桥北新闻”发布微博称:“近日有博友反映,建议取消由北向南的四平路广场的公交站台。因为公交车的进站和出站,影响了其他下桥车辆的通行,而且和下一站距离太近,存在意义不大。”对于这个建议,他表示赞同,并且画了示意图征询大家意见。
  这条微博引发网友热议。网友“凄凉剑”强烈赞同:“151路下来四平路有两个站台,有必要取消一个!”但也有网友认为,取消这个站台后,D4、136和175这三路公交车就不太方便,因为这里距下一站还比较远。网友“狐狸丢丢no”说:“那以后去建宁路转车的人怎么办? 四平路下一站就是家乐福了,步行距离不算近,尤其是拿行李和抱小孩的乘客,不太方便吧。”
  交警:将进一步观察
  11月14日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四平路广场公交站,这里有D4、136、151及151区间、175及175区间等六条线路公交车停靠。在近一小时的时间里,该站台公交车来往十分频繁,且一来就是好几辆,几辆公交车排起队,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影响下桥车辆,不过总体影响不大。“早高峰时,堵得才厉害呢!”一位在等车的市民告诉记者,早高峰公交车多,进城车辆也多,那时影响较大。
  记者注意到,经过该站的公交车中,151路、151区间的下一站为四平路站,距离这里只有200米,其他几路公交车离下一站的距离还比较远。有市民表示,这一站不远,但这段路并不好走。“中间有四平路转盘,车流量非常大,有这个站还是比较便利和安全的。”
  随后,南京交警六大队民警告诉记者,这个公交站台的存在对下桥车辆的影响并不大,“由北向南的车流只要能正常下桥,基本上感觉不到拥堵。除非车特别多,四向拥堵,那样肯定会有影响。”这位民警表示,公交停靠之所以可能会造成堵车,主要是因为停靠时要变道。对于网友“南京桥北新闻”的建议,民警认为,撤站可能性不大,不过他表示会对该路段的交通状况做进一步观察。


69
发表于 2013-11-18 13:00 | 只看该作者
[tr][/tr]
公交车抛锚了
大桥堵得像停车场
  昨天上午大桥上车多缓行
  
  昨天上午近10点钟,浦口的市民发现,通往长江大桥的浦珠北路上,车辆积压,已经堵了有两公里长,“大桥已经崩溃了。”市民王先生说,长江大桥由北往南过江的车道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堵得特别厉害。
  李女士在大桥公园南堡的小商店工作,她向现代快报记者揭开了谜底,“公交车坏了。”她回忆,当天上午不到8点,她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到了南堡往南一点的位置,它是从桥北开过来的。车子停下之后,车上的乘客都下来了,“他们是怎么走的我不知道,反正公交车停了好长时间。”
  昨天上午11点多,记者赶到现场时,抛锚的公交车早已被拖走,桥上已经恢复畅通。家住江北的刘先生说,周末大桥堵车他早就习惯了,“不堵就不叫大桥了。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22:3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主城老旧公交全部更新得等到2015年

南京主城区现有一千多辆老旧公交车,有的很破旧,座椅晃动,门窗漏风,没有空调,遭到不少人吐槽。据悉,将在2015年前更新完毕。

  南京173路公交是从雨花台南大门到南京车站的。记者近日坐上这趟车,发现还是老式公交车,台阶很高,后排座椅更是破旧,已经在晃动,椅子面裂开,车一动,夹人**。两位中年女市民是这个线路的老乘客,说几次坏在半路上。

  “经常坏,这个车?”

  “经常坏,我坐坏了好几次了。车子旧了。”

  “(应该)换成空调车。”

  “没有比这更破了!”

  “还有更破的,到郊区的。”

  一位名叫“基督山伯爵”的网友最近也发微博称,乘坐的180路公交,后门周围的间隙很大,冷风直灌,把乘客冻得瑟瑟发抖。

  记者从南京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南京主城区运营的公交车有6000多辆,老旧车辆还有一千多辆,这些车大多分布在城郊接合部。而从去年开始,南京公交集团就着手对老旧车辆进行更新淘汰,预计到2015年,主城区的公交车将全部改为空调车,让市民乘车时“冬暖夏凉”。

  “按照3年规划,我们会从2012、13、14年,每年一千辆的更新量,基本上很老很旧的车明年就不会存在了,到明年就基本上五年内的新车。公交正常可以用10到12年,而城市公交,我们强制八年报废,保持成新率。”
71
发表于 2013-11-19 09:28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两辆双层巴士昨日“惜别”南京 1995年,双层大巴首次出现在南京

17日下午4:00,秦标驾驶着双层巴士17路从南京南站开出。这是他和17路最后一次“搭档”了。下午5:00,秦师傅将车停在了杨庄车场站。至此,承载了南京市民诸多记忆的南京最后两辆双层巴士结束了近10年的服务就此退役。“秦师傅,最后一趟了啊!”“哎呀,好可惜!”听说是最后一班车,不少乘客都露出惋惜的神情。

直击最后的双巴

椅背磨“黑”了,驾驶室锈迹斑斑

在杨庄站修理厂,记者找到了这两辆双层巴士。尽管从外观上看,这两辆双层巴士还没有“老态”,但当踏上车厢里“吱吱呀呀”的地板时,记者顿时就感受到了沧桑的气息。

尽管车厢被打扫得很干净,记者还是看到白色的塑料车座椅背,都已经被磨“黑”了,楼梯扶手、驾驶室格挡锈迹斑斑,驾驶员头顶老式的电扇也和车窗玻璃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车厢内无处不在的擦痕,无一不在提醒记者,它已经运行9年多了(公交车一般8年报废)。

从公交车二楼的大车窗看去,视野依旧很好,但以后南京市民将没有机会再乘坐双巴,从两层楼的高度,沿着大街,一路欣赏着风景到家了。车站李站长说,这几天每天都有一两个市民,来这儿看看这两辆已经退役的双层巴士,再爬到二楼,从大大的落地窗再往外看一看,再跟它最后合个影。

驾驶员舍不得,要和它留个影

2006年,这两辆双层公交车从2路来到17路的时候,也曾引起“一时轰动”。“沿线的市民都很新奇,也很高兴,都说咱17路也有双层巴士了啊!”今年45岁的徐慎桃开双层巴士已经7年了,他是17路双层巴士两位固定驾驶员之一。“刚来的时候,就是我开它。”徐慎桃说,这两辆双层巴士,可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这个车风险大,必须是专门培训的驾驶员才能开。”26路车队营运队长王晓渊说,车队里层层选拔出了党员优秀驾驶员,还要再经过几个星期的培训才能上路。

“这两辆车只跑早晚高峰。”徐师傅每天6:00准时将车开出去,10:00下早班。下午4:00再出车,晚上7:30收班。刚驾驶这车前两年,徐师傅隔好远就能感受到乘客的热情,很多人招着手呼喊说“双层来了”。徐慎桃说,有对老夫妻带着小孙子,常年坐他的车,从站头坐到站尾,就为看风景,刚开始小孙子还被抱在手上,过了几年小家伙都背着书包上幼儿园了,还常坐他的车,还会甜甜地叫他“徐叔叔”:“小孩子是最喜欢坐上层的。”

后来,徐慎桃又带了徒弟秦标,他们俩就专门开双巴。“最后一天,我俩都跟这辆车合了影。”秦师傅说,开了这么多年,真的舍不得。“普通公交车辆有故障,检修要等一两天,这两辆车但凡有一点小毛病,公司都会给予特别优待,直接送厂里修,不出几小时就抢修好。”这两辆车,是全车队的“宝贝”,如今两位师傅都换了新车,却依旧对“老朋友”念念不忘。

双层公交之最

南京最早的双层公交

南京首条双层公交线是大桥观光线(盐仓桥-泰山新村),开通于1996年。当时的站牌写的应该是“双1”,据说是当时唯一可以用月票过江的线路。

南京公交最辉煌时代

2004-2007年是南京双层巴士的鼎盛时期,城内共拥有200多辆双巴。1路、2路、16路、17路、33路、64路、74路、100路、101路、105路、游1路都曾有过双层巴士服役。


2013年11月,完成最后使命的17路双层巴士留在了停车场
车顶常与法桐树枝亲密接触 “高大上”的双层巴士婚车

市民最喜欢的双巴(根据网络发帖出现频率统计):

特1路(集庆门-山西路)、100路(安德门-南医大二附院)、101路(东山总站-夫子庙)

回头率最高的双巴

无疑是公交车中的高富帅——游1路敞篷车,它经过中山陵,沿途风景优美,也经常被市民租去当婚车。此外,101路也常被市民租去当婚车。

两点释疑

一、双巴为何不再运营了

交通部门:2008年后双巴性能大不如前,长期受到大客流摧残,有的车车身已经向一边倾斜,看着似乎有安全隐患。有的车辆制动系统老化,由于车辆质量大,制动距离增加,刹不住车,时有急刹,导致乘客从楼梯上摔下的事故时有发生。另外发动机老化,导致本身配备自动变速箱的双层巴士油耗更加离谱,而且购置和维修保养投入较大,显得不是很节能环保。在南京,只有客流量大的城市主干道才会使用双层大巴,但是,行道树太多,碰擦事故经常发生。后来随着地铁的开通,客流逐渐下降,所以就不大采购了。

二、双层巴士有何优点

交通部门:从实际载客量来看,双层公交车几乎是普通公交车的两倍。而且由于占用道路资源与普通公交车相同,很受公交部门青睐。另外车里有很多座位,运行速度也比较快,因此曾经深受16路、100路等大线路乘客欢迎。

追忆:“别哭了,带你去坐双层大车”
“大妈,楼梯有点陡,您就坐楼下吧。”“不行!孙子要上二楼坐头排!”“大爷大妈,您就别上去了。”“我就是特地来坐二层的,不让上去怎么行。”这样的对话,当时100路的驾驶员们一天要说上好几遍,看着大爷扶着大妈颤颤巍巍上楼梯的样子,驾驶员们往往哭笑不得。
人山人海的候车场面、扶老携幼的等车大军、贴着车玻璃往外使劲瞅的孩子……1995年,当30多辆双层公交,挂着崭新的T1线的线路牌浩浩荡荡地亮相在南京街头时,一股好奇的电波便逐渐在南京城蔓延开来。
于是,每天从始发站,100路就装满了人,尤其是二层第一排座位,成为了许多带小孩的家长们争抢最激烈的“宝座”。“别哭了,带你去坐双层大车”成为了当时很多家长哄孩子的“灵丹妙药”。
而最让人难忘的是100路的“娶亲事件”。当时去接新娘的驾驶员吴军挺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体形庞大的100路跑在路上的时候可“拉风”了,不仅路人纷纷“驻足目送”,就连新街口执勤的交警也跟他敬了个礼呢。而等到接了新娘和她的家人,几十号人坐在车厢里有说有笑,别提有多热闹了。
声音:希望南京保留一条双巴线路
“未来还有没有恢复观光双层车计划?”“能否保留一条双层巴士线路用作城市旅游观光?”得知南京双层巴士退役,不少网友都在网上发帖,希望南京能有一条双层巴士线路,作为城市“流动风景线”,给市民旅游观光。
记者了解到,济南17路、苏州100路、无锡81路、常州Y1线上都有环保舒适的新双层巴士……很多城市的双层巴士消失后,重新回到了市民的生活里。
“双层巴士乘客乘坐体验好,观光城市风貌效果佳。”“双层巴士运载量很大,如果路面条件允许,发展相对立体化的公交车型,节省地面空间”、“双层巴士,曾经是时尚,也是为了怀旧”……在网络上,不少网友建议,希望南京能够再恢复一条双巴线路。

网友“张小榴莲”:小时候坐过,喜欢坐在上面那层司机的位置。幻想着是我在开车,印象深刻。

网友“nini_wxw”:终点站是南京火车站,算是在周边比较方便的一条公交线路,有时还会碰到双层的17路公交车,比较喜欢坐在最上面的一层上,视线很好。驾驶员的态度也很好,有次眼看17路快开了,我从他前面使劲跑,司机师傅还是在等我的。

网友“Craig92”:南京的行道树很密,坐在上边有一种穿越丛林的感觉。



72
发表于 2013-11-19 10:21 | 只看该作者
新街口地铁站将加装轮椅升降台
昨天,记者从地铁部门了解到,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换乘的新街口站,将安装一台轮椅升降台及配套视频通话装置,今后,坐轮椅在这里换乘的乘客不必再由工作人员或家人抬上抬下了。设备目前正在进行招标。

不久前,市民李先生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腿部受伤的家人,在新街口地铁站由一号线换乘二号线。因残疾人电梯无法直达,车站工作人员把沉重的轮椅从2号线站抬到1号线站台。而这样抬轮椅的情况每天都有,多的时候一天要抬二三十次轮椅。

据了解,新街口站属于换乘站,一号线站台是南北向,二号线站台是东西向,虽然都各自设有直达电梯,但无法对接,遇到坐轮椅乘客换乘,只能靠工作人员抬着轮椅与其他乘客一起从楼梯上下,高峰时段客流较大时,十分不便。昨天地铁方面表示,地铁二号线开通之初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找到解决方案,将在一号线新街口站站厅北端通往商铺层大圆盘楼梯的一侧,安装一台轮椅升降台及配套视频通话装置,安装好后坐轮椅的乘客可方便地换乘两条地铁线之间的电梯。
73
发表于 2013-11-19 12:51 | 只看该作者
[tr][/tr]
曾经是地铁站的“摆设”,现在来借书的人多了
找准读者的“口味”,人气就旺了
地铁图书馆明年有望再开几家
  市民在地铁图书馆里浏览借书
  地铁新街口站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处,有一个透明玻璃屋,是全国首个地铁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几乎无人问津,每天读者只有‘个位数’,简直就是个摆设。”面对市民的质疑,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地铁图书馆曾经确实“奄奄一息”,但现在通过时间的调整、新书的流通,这个图书馆已经恢复活力。明年地铁新线开通,还有望增开新的地铁图书馆。
  现代快报记者 毛丽萍/文 顾炜/摄
  全国首个地铁图书馆建成后曾是“摆设”
  地铁图书馆,是2010年9月南京地铁运营5周年献给乘客的礼物。地铁运营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当时表示,建这样一个图书馆,就是希望让乘客在等车时打发时间,说不定能找到有用的书。
  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地铁图书馆,目前国内多个地铁也开建了这样的图书馆。
  但遗憾的是,地铁图书馆“开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鲜有人问津。
  “很想去那个图书馆看看,可它的开放时间是每天14:00到17:00,还不包括节假日,这段时间在上班,怎么去借书啊?”“上午不开,下午才开。”方女士说,“有一次上班看到有图书馆,想来看看的,可来了好多次了都是关门,时间一长,这个念头也就打消了。”
  记者曾随机采访过10位地铁乘客了解到,全是因为开放时间,让这个图书馆成为“摆设”。
  调整开放时间,来借书的人多了
  昨天,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当时很多市民找到他们,要求调整时间,“这个图书服务点是由金陵图书馆管理的,我们进行了协调。”
  金陵图书馆得知此事,立即根据乘客们的需求,把开放时间调整为13:00到19:00,“改了一年多了,现在每天的图书流通量在几百册左右,很大了。”金陵图书馆副馆长尹士亮说,他们还进行了调研,发现这里的读书群所需书籍集中在儿童类及生活类、小说类上,“所以我们就把地铁图书馆打造成生活馆。”他透露,地铁图书馆现在每个月的书籍流通量在7000~8000册左右,每天接待读者100多人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地铁图书馆的书会定期和金陵图书馆的很多社区图书馆进行书籍流通,加快书籍更新,保证新书量。
  明年有望增开新的地铁图书馆
  地铁图书馆一次可以借8本书,30天内归还。
  昨天,市民仇女士正在挑书,她借的全是孩子看的绘画书,“挺喜欢这个图书馆的,平时上下班,我并不坐地铁,但是每周都会专门来借书,主要是借孩子看的书。”她说,以前都是花钱买,但小孩子的书看完就没用了,所以还是借书划算,地铁图书馆借起来又方便。
  保安黄先生也在淘书,他挑了一本菜谱,“挺好,这儿的书蛮生活化的,要是多开几家就好了。”
  面对市民的需求,尹士亮表示,明年地铁新线开通,他们想与地铁运营公司协商,看能不能再增开几家地铁图书馆。


74
发表于 2013-11-19 13:04 | 只看该作者
[tr][/tr]
去办房产过户
现金和材料忘在公交车上了
多亏司机细心,在座位夹缝中找到并物归原主
  包里有这些东西
  现代快报记者 陈志佳 摄
  昨天上午9点多,118路公交车司机范迪俊开车回到底站。他照常查看有没有乘客落下东西。结果,他还真在后排座的夹缝中找到一个手提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不少材料,还有一沓现金。
  这已经不是范师傅第一次捡到乘客遗落的物品,但这却是捡到现金最多的一次。在车队办公室里,范师傅和车队领导一起打开了小包,户口本、退休证、房产证,还有一沓2000元现金。范师傅将小包头朝下翻过来寻找线索,又一沓现金从夹层中掉了出来,一数整整1万块。
  这么多现金,还有重要的材料,车队领导决定立即报警。就在这时,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急匆匆走进了办公室,一看放在办公桌上的小包,还有摊了一桌子的材料和现金,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原来,他就是失主——今年已经70多岁的张大爷。
  张大爷表示,昨天早上他打算去华侨路的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出门时,将现金和各种材料都装在小包里。“我坐到明故宫准备转车,谁知道下车时,竟然忘了包,真是年纪大了。”张大爷说,“刚走没两步,我突然想起包还在车上,但车子已经开远了。”焦急万分的张大爷身无分文,只得乘坐下一班118路赶往底站。
  张大爷没想到,到车队办公室时,范师傅已经上交了拾到的包,分文不少。张大爷说:“这些钱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要是房产证和户口本都丢了,补办就耽误事了,很可能这房子就卖不了了,真是太感谢司机师傅了。”
  范迪俊提醒,很多乘客上车后,习惯随手将包放在身体内侧的座位上,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掉进座位和车身之间的缝隙中。他说:“这种情况太多了,钱包、手机和各种文件经常掉在缝隙里,乘客们一定要多加注意,下车时回头看一眼,就不会丢三落四了。”


75
发表于 2013-11-19 13:08 | 只看该作者
地铁释疑
11月地铁还在吹空调?
不是!其实是在通风
  “冷死了,地铁车厢怎么还吹冷风?”市民姜小姐乘坐地铁一号线的时候,被车顶吹出来的风冻得够呛,特别站在车厢通风口正下方,能明显地感觉到有冷风拂面而来。已经降温了,南京地铁咋还会吹冷风?原来这只是通风而已。

  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使南京进入了“制冷模式”,压箱底的厚衣服终于“重见天日”,走在路上还会时不时缩下脖子。但是,不少市民发现,一上南京地铁是冷上加冷,一下进入“冰冻”模式,不少乘客抱怨,“寒意袭人”的南京地铁着实有点让人吃不消。

  地铁上究竟冷不冷?记者昨天上午在地铁一号线体验了一下,一进车厢就感觉到有风一直在吹,当手臂伸在距车厢通风口10厘米左右位置时,气流“来势汹汹”。不过,记者仔细体验发现,通风口虽然出风量大,但用手指感受到的气流温度,和室温相差不大,远没有家中空调制冷时的凉意。随后,记者辗转一号线南延线、二号线,发现地铁在隧道内跑时,温度还要高一些。

  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乘客误以为的“制冷”,其实是通风,时间从11月到次年4月,而开空调的时间是5月初到10月底。由于地铁车厢是密闭的空间,每个人都是一枚小小的热源,人多时便会“自动加热”,冬天要是车厢再制热,乘客反而会像置身烤箱,一进一出,骤热骤冷也容易感冒。

  工作人员介绍,地铁长年在地下车站与高架站间行驶,而且车厢又是密闭空间,乘客长时间在地下穿梭,有时会出现胸闷、头晕的感觉。“把车厢外部的新鲜空气送进来,置换走车厢内污浊的空气,有利于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流通,也能有效防止感冒病毒传播。”由于地铁通风口的温度与车厢外部的空气温度“步调一致”,这样,乘客出了地铁站后,也不会感觉到气温在“穿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12 12: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