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yx 于 2013-10-15 06:57 编辑
突出公交站名,简洁、清晰的《线路站名表》 坐公交车经常听到乘客议论:“字太小了,看不清。” 据观察,北京有相当数量的公交车,由于线路长,几十个站名被压缩在表中规定死的空间内,就使每个站名的字变成黄豆大小,而表的张贴位置又比较高,致使眼力稍差的年轻人都难以分辨清楚,老年人就更别说了。为此,不断追求完美的公交集团几次更新《线路站名表》。 但在设计新图时,本人以为: 首先,应该分清主次,寻找症结。乘客出行,最关注的是“线路号”及“站名”,因此这些应该是首要信息,其它如企业名称、标识、热线电话等,乘客关注度较小,故应列为第二位信息。但在老图里,作为主要信息的站名只在中间占较小的一条图形面积,而其它反倒占大部分面积,有点本末倒置。 其次,明确设计原则应该是“实用、经济、美观”。而“实用”应该是第一位的,不搞花里胡哨的东西,不把它变成“旅游图”。力争给乘客提供最清晰的公交车辆线路运转的站名信息,并分主次合理安排版面。不标体育场馆、医院和公园等地理信息,这些则可以另行通过车上的电子牌、语音等方法向乘客介绍。 地铁换乘可只标明线路号,地铁的站名不标。因为公交站名使用年久,早已为乘客熟知,但目前地铁站名与公交站名好多对不上,如果列了,一是容易误导乘客,二是显得北京怎么那么乱,连个站名都整不好? 第三、讲究色调的调配,注意色调对乘客的心理影响;需要特别提醒乘客注意的单向停靠站名,则用红、绿二色予以区分;文字和底色的反差要尽量大,相近的暗色不宜使用。 笔者以28路为例,试做新的版式,如图:站名设在中部,使处于乘客视线关注的重点部位,横向排列,其它相对固定的信息设在图纸两端,纵向排列,站名上方是与地铁换乘的信息,地铁线路号借用国家标准推荐的图例符号加以变化而成。这样编排突出主题,简明扼要,使最主要的站名面积达75%,是老图的 1.6倍,每字高宽为13毫米,有指甲盖大小,距离1米多清晰可见;对不同线路,根据站的数量,图长度可以方便灵活的分几档确定,不会影响字的大小,也不影响两端信息的展示。这样编排对5、6个站的短线,图纸长度就可以节约不少。中央号召要节约办事,在《线路站名表》上也可以体现。 “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是北京公交集团的企业理念,相信北京公交在各方面都会走在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