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AM 于 2013-10-3 19:11 编辑
普通话的特点之一就是轻声与儿化。轻声与儿化当然也有这一些规范和要求,比如什么地方必须儿化和轻声有的地方则不能儿化和轻声。
比如“小孩”的“孩”字就需要轻声,而“我们”这一词的“们”字本身的发音就是轻声。
电视台的主持人还是经常出错呢,文化水平和专业性相对低一些的公交售票员发音出问题太正常了。比如一下这些词汇就经常容易被读错(括号里是正确发音)
因为(卫)、标识(志)、穴(学)位、外埠(布)、口角(绝)、模(mu)样 等这些词汇许多播音员主持人都不能够正确的朗读。
其实好多词汇平时口语中读的音是正确的,可是一见到字以后就念不对了。比如:抹(妈)布、饼铛(撑)、户口簿(布)这些词汇。
还有一些字本身是多音字,比如”卡“这个字。它有ka和qia两个音,一般人会觉得ka是“正音"而qia这个音是”口语“。其实这个字除了当卡片的意思意外都是读qia这个音的,比如关卡、卡壳等等。“模”这个字也是有mu和mo两个音,除了模范以及模特这个音译词以外其他地方都是读mu这个音的,比如模样、模具等。
值得欣慰的是北京公交报站器的发音目前还是比较标准的,像蒲黄榆、友谊医院、西苑、校场口等这些容易被读错的站名现在的发音都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