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不够透明 南京市民异口同声反对地铁涨价 继上周召集专家学者、乘客委员会就地铁票制改革座谈后,昨天下午,南京市物价局再次召开地铁票价听证座谈会,这一次来的全是普通市民,也是价格征询市民委员会的委员。与上次座谈会不同的是,昨天发言的市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反对涨价。 市民发言不留情面 一想涨价就喊亏,成本一点不透明 普通公务员、社区工作者、学校老师……昨天,被南京市物价局请来开座谈会的都是普通的市民。与上一场座谈会上大家讨论得普遍比较“含蓄”相比,昨天大伙的发言都很直接。 民盟成员、江苏省娱乐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丹发言比较尖锐,他说:“地铁的门面出租,广告出租收入,只字不提,却一个劲地讲亏本;北京的2元通票,实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不可复制?本来地铁就不能以所谓的亏损来讲价格。地铁公司如果真亏得很,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头削尖了要去地铁公司上班?因此,对这个亏本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要让老百姓不怀疑,你就大胆地把所有的账本都公布出来。” 省文物局的公务员姚军也表示了质疑:“是不是不提涨价就说盈余,要听证就说亏损?2011年,媒体曾报道南京地铁6年盈利超亿,可这次给我们的材料又说亏损。我来之前有些朋友都说,你不要去了,反正要涨价了,我说就把今天当成一次唐吉柯德式的旅行。”正因为本着质疑而来,姚军的发言一点也不给主办方“面子”:“土地开发的成本有没有计算进去呢?计算进去还是亏损吗?要有一个成本的核定,让大家相信你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 不赞成涨价、希望维持原价,昨天发言的几位市民几乎异口同声地表明了对此次地铁听证的态度。 “4元”群体可能受影响最大 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消费价格处处长范怀华也认为,按里程计费后,可能受影响更多的是现在花4元买票的群体。根据地铁公司的数据,2元票价的乘客占了总数的59%,3元票价的占22%,而4元票价的占比在19%左右。“多乘坐地铁的人都会对比,对照新方案看看自己的支出是否增加,既然这次改革已经确定了大多数人不会受影响,那从我的角度来看,可能4元的群体受影响较大。”她说,希望在考虑乘客、政府、地铁等三方利益的前提下,拿出听证方案。 很多远郊线路明后年才通,为啥急着改? 来自南京市价格征询市民委员会的陈杰也反对涨价,他认为像现在鼓楼到江北的公交车一样,到大桥南路是一个价格,过了江又是另一个价格,这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到地铁上,让现有的乘客不受影响。陈杰还提出,是不是能从新线路开通后再完成改革。“目前,市内的85公里,票价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你们考虑的新线路都是2014、2015年才通的,是不是现在就改有些过于着急了?”陈杰认为,地铁作为公益性的公共交通工具,市财政理应扶持补贴。他希望以后地铁公司能够定期公开财务运营状况,包括地铁商铺的收入,地铁员工的收入水平,企业领导的收入水平等等,让公众心服口服。 相关部门坐不住了 物价局:听证前拿出成本监审结论 为什么此前报道说盈利,这次要涨价了却说亏本?姚军女士较真地打印出了她搜集的新闻报道,想问个究竟。几位市民普遍质疑,让参加座谈会的地铁运营公司总经理张建平也有些着急,他解释说,这些数据有3个口径。2012年,地铁运营公司既有开通线路运营总收入为8.22亿元。在不计提折旧,不还本付息的情况下盈余1.13亿元,在部分计提折旧的情况下亏损2.31亿元,在全额计提折旧且考虑利息情况下,亏损22.56亿元。 另一位来自扬子石化的职员夏德惠也深有感触:“我参加过其他的听证会,财务报表是非常模糊的,根本看不清楚。作为听证会,成本需要讲清楚。”南京市物价局副局长周奇当即表态,成本肯定不是地铁公司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由物价局监审。听证会时一定拿出正式的成本报告,目前成本监审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地铁公司:将吸纳建议研究多种票制 在上周的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徐珺建议南京地铁学习香港的经验采取积分优惠,南京市交通局公共交通处的陈兆红则建议可以发行日票、月票、半年票、年票等多种票制,可以适合不同人群。昨天,也有市民提出了相同的建议。来自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云南路社区的党委书记卢建瑛还提出,对低保群体应当有优惠,“我们社区1万多人,也不过才33户低保户,这个优惠不会增加多大负担。”夏德惠则建议,一天或是一个月内,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是不是可以像武汉、深圳那样给予一定的折扣。 张建平表示,这些建议都会被吸纳,下一步将研究多种票制的可行性,如日票、周票、半月票、年票、旅游票、积分等。 物价局:不考虑设专线,因为专线价格太高 金陵科技学院教授崔斌提出一个观点,对于机场线等远郊线路是否可以设专线专价。此前物价部门也就此作过探讨,专线专价目前基本被排除。周奇解释了原因:“北京的机场专线,从西直门直接到机场,中间只有4个站,而我们的宁高城际,首先到机场,然后到溧水,再到高淳。北京机场专线是25元,如果我们也设专线专价,沿途的居民会觉得价格高了。” ■相关新闻 价格征询市民委员会首次公开亮相 昨天参加座谈会的十多名市民,尽管来自不同的岗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南京市价格征询委员会”委员。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增加市民在价格管理中的话语权,南京市物价局在接受市民公开报名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价格征询市民委员会,31名委员于8月27日正式上任。他们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价格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普通社区居民。昨天的座谈会,应该是这批委员首次在价格征询事务中公开在媒体面前亮相。今后,他们还将对政府价格决策提出意见建议,对重大价格决策进行评估,并提出完善意见,围绕社会关注的价格热点、难点开展调研等。 国庆前将公布正式听证方案 “这次座谈会后,我们就会研究对听证方案进行最后的完善。”昨天会后,南京市物价局服务价格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等成本监审报告出来,结合两次座谈会大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确定最终的听证方案。听证方案国庆前将公布,以保证下月听证会如期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