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2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城] 46部天然气公交元旦上线,车内装四个摄像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1 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日,岛城迎来了今冬最大的一场降雪,46辆天然气新型城市客车经过近10个小时的跋涉,从无锡踏雪而来,抵达青岛。记者昨日从交运集团温馨巴士通达分公司了解到,由于是天然气车,从无锡到青岛,46辆车都要提前规划线路进站加气。
  据悉,自明年元月1日起交运集团温馨巴士通达分公司将把46辆新型天然气车投放到606线路上使用,让城阳、李沧市民坐上舒适温馨的新公交车。据悉,由于606线路老年乘客较多,在采购新车时,温馨巴士特别挑选底盘低的车型,方便乘客上下车。带有暖风循环供暖系统的天然气车,不仅低碳环保、动力足,更可以在寒冷的冬日为岛城市民打造暖暖的温馨巴士。车上还配有漏气指示灯,遇到车辆漏气,可自动报警提醒。
  记者注意到这批更新车辆车厢更宽敞,设有33个座位,载客量更大,投入运行之后,将有效缓解早晚高峰乘车难的问题。相比岛城现有公交车,这批新车有三大优势。首先它采用盘式刹车,制动平稳可有效减缓急刹车带来的冲击,乘车安全性更高,再者这批新车首次采用气囊减震系统,这也是岛城公交车首创,减震性能堪比轿车,有效提升乘车舒适度,另外车内还设有4个摄像头,其中位于驾驶员前方的摄像头能随时监控车外路况、车况,保证行车安全。(青岛早报 记者 吴帅 通讯员 刘珊 王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2-12-31 08:58 | 只看该作者
哎呀不得不说,记者的定义在中国要重新下了。 。。。看着头皮发麻
3
发表于 2012-12-31 10:14 | 只看该作者
这记者 开始编故事了么……孩子看了都笑了……
4
发表于 2012-12-31 10:47 | 只看该作者
记者们收了交运多少好处费啊
以下摘自《城市信报》:
"1块钱坐空调车
自元月1日起,交运集团温馨巴士通达分公司46辆新型天然气车将在606路上使用,让城阳、李沧市民坐上舒适温馨的新公交车。天然气车带有暖风循环供暖系统,市民花1块钱就能享受到“空调车”的感觉了。"
5
发表于 2012-12-31 10:50 | 只看该作者
606  是气囊的?
6
发表于 2012-12-31 1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岛申沃SUNWIN 于 2012-12-31 12:45 编辑

娱乐帖子 呵呵  一笑而过!  有这鼓吹能力还是去黄岛好好报道黄岛的申沃吧!  除了当年的801福宝那才是史上最豪华吧
早报电子版的  配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发表于 2012-12-31 12: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不会夸张的修辞就不叫记者了。。。。。。
8
发表于 2012-12-31 13:26 | 只看该作者
幸亏青岛没通道车
9
发表于 2013-1-6 21:46 | 只看该作者
听他这么一说,真高级
10
发表于 2013-1-6 22:12 | 只看该作者
哎……我不评价什么了……
11
发表于 2013-1-7 20:46 | 只看该作者
“这批新车首次采用气囊减震系统,这也是岛城公交车首创”单说这一句,605和613的车算什么?记着啊,咱能专业点吗?
12
发表于 2013-1-8 14:13 | 只看该作者
最早的气囊车是501的三轴吧。
13
发表于 2013-1-8 16:41 | 只看该作者
kimifs 发表于 2013-1-8 14:13
最早的气囊车是501的三轴吧。

貌似是当年的双层吧……
14
发表于 2013-1-9 13:43 | 只看该作者
笨狼 发表于 2013-1-8 16:41
貌似是当年的双层吧……

当年的双层是钢板车。有次和316的司机聊起过,司机说新车的时候减震相当的舒服,一点儿也不硬。后来加过钢板,就硬多了。
15
发表于 2013-1-9 23:06 | 只看该作者
kimifs 发表于 2013-1-9 13:43
当年的双层是钢板车。有次和316的司机聊起过,司机说新车的时候减震相当的舒服,一点儿也不硬。后来加过钢 ...

青岛最好的减震应该是以前的老福宝吧? 绝对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7-27 15: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