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阳:北站公交枢纽将搬出广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7 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7月25日正式启动的沈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全部规划方案于日前全部“出炉”。项目将对北站南广场进行大规模改造,并在北站北广场新建一个公交枢纽,实现“人在天上走,车在地下行”,以此来改善北站地区交通拥堵的状况。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建委获悉,沈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已经出炉,本次规划重点关注范围为北站南北广场,在交通组织上统筹考虑西起北京街、东至敬宾街、北起岐山路、南至东西高架的区域,围合面积达1.66平方公里,南广场占地面积为6.4万平方米,北广场占地面积为3万名方米,日平均旅客发送量5.7万人次,高峰为10万人次。

  除此之外,还将开发地下空间,届时,北站将真正成为铁路、公交、地铁及社会车辆疏导有序、换乘转乘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现状】

  站前信号交叉多难通行

  目前,进出北站的公交车线路为22条,其中有18条需要从北站路左转进站,一到高峰期,十余辆大公交堵在路口,再加上北站每小时3000辆车辆的进出,对北站的通行率影响极大。而且,交通设施大部分布置于地面,行人空间不足,人车干扰严重,据了解,北站现有的行人疏散空间仅1.3公顷,与社会车、出租车、公交车均存在冲突。北站路在站前500米范围内连续有4个信号交叉口,高峰小时有300台公交车在北站路左转进站,且每小时有1.5万人以上在地面穿越北站路,造成北站路高峰时段路口平均饱和度达到了0.93,平均车速为15km/h,再加上惠工广场、北站路/北京街、北站路/敬宾街3个交叉口饱和度均在0.90以上,高峰时段需2-3组信号方可进出北站地区,拥堵极为严重。

  【未来】

  日均发送旅客12万人次

  根据铁路部门提供的数据,2020年沈阳北站日均旅客发送量12万人次,最高聚集人数8500人。而且南北广场承担的客流分别为70%和30%。采用国标计算和交通预测两种方法,得出沈阳北站南北广场需要的交通设施规模。

  【规划】

  为治堵 南北广场将分层

  北站南广场规划为地下三层、地面层和地上一层,共五层,其中地铁站厅和站台层已建成。本次重点对地上一层、地面层、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进行系统改造,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地上一层:将建设高架送站平台,直接与高架候车室对接,建成后方便乘坐出租车和社会车的旅客进站。而地面层一方面是净化广场环境,所有机动车辆禁止在广场停放,广场地面主要作为人流集散和绿化景观空间;另一方面是调整公交枢纽。

  地下一层:局部改造铁路地下出站通道,使其连接到地下人防;扩展现人防东侧和南侧空间,设置地下社会车停车场;扩展广场西侧地下布置出租车停车场。

  地下二层:充分开发地下二层空间,布置停车和商业设施。其中广场西侧商业空间结合地铁站厅设置。

  北站的北广场将进一步合理布置各类交通设施,并与铁路站房、乐天世界进行了统筹衔接。其中,地面层布置站房、集散广场、社会车和出租车落客区、公交港湾站等设施。地下一层布置旅客出站空间、出租车上客区、社会车停车场、地下商业等设施;地下二层布置地下停车场。

  规划中将公交枢纽从广场内调整至北站路南侧的两块绿地内,其中,西侧停放5条线路,东侧停放11条线路,其余6条线路调至北站北出口。公交调线的原则是采用右进右出方式,彻底消除公交左转进站对交通的影响,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将南广场6条公交线路首末站移至北广场,在北站路设置经停站。在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前提下,缓解北站南广场公交压力。对北京街/昆山路、北京街/北站路、北站路/敬宾街交叉口、惠工广场四个交叉口进行综合改造,提高通行能力,解决北站地区车辆“进不去、出不来”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9-13 06: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