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黑车”是指无城市客运经营权,而以赢利为目的、实际从事客运经营的车辆。据市客管部门统计,整治前,我市约有1.4万辆各类“黑车”,数量超过出租车。“黑车”的横行冲击了正常的客运秩序,也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近半个月来,我市集中开展打击“黑车”专项行动,查处“黑车”652辆,2名“黑车”主被行政拘留……专项整治取得初步成效,过去“黑中巴”猖獗的8路、鼓扬等线路客运秩序明显好转。
“黑车”会否就此偃旗息鼓?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在城郊接合部等地,不少“黑车”改变对策,依旧生意红火。“黑车”为何屡禁不止?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顶风作案开“黑车”的是哪些人,追究“黑车”猖獗的原因,探讨对付“黑车”的手段。
顶风作案“对策”多
●伎俩一:用上“反侦察”手段
6月17日上午,记者在仙林的南师大、南财、南邮等多所院校门前看到,吉利、QQ等小车三五成群。
“去龙蟠中路‘施而美’医院多少钱?”记者询问。一“黑车”主说:“60元,最近严打,都涨价了。”经过讨价还价,40元成交。“你先把钱付了吧,龙蟠中路上万一遇到检查,现场付钱容易被逮。”车主说。
付完钱,车主环顾下四周,挥了挥手:“快,快上车。”
“最近抓这么紧,怎么还敢做生意?”记者试探地问。“大学城有10万师生,有生意干嘛不做。我开5年了,一次都没被抓过。”车主得意地说。
“你注意看,如果有一辆依维柯或面包车,旁边还有两辆小车,3辆一组等在路边的,多数是来检查的。3辆车一前一后,一个在旁边,正好包抄。现在执法车牌照我们大都记下了。”车主边说边不停地看后视镜。“要随时观察,如果你快后面车也快、你减速后面车不超车,那你可能就被执法车跟踪了。这时要往闹市区跑,趁后面车没跟上,把乘客丢下,没了人证,就安全了。”路上,车主得意地吹嘘着“反侦察”经验。
到龙蟠中路,车主并没将记者送到“施而美”医院,说为防万一,在医院马路对面将记者放下后,一溜烟跑了。
●伎俩二:只带“VIP客户”
景明佳园位于雨花台区景家村,正门入口前有个约300平方米的广场。21日下午,5辆“黑车”聚在那里。
与往常不同的是,记者在车前转悠几圈,没一个车主来搭讪。记者只好主动问:“师傅,去仙林吗?”一个车主却让记者去坐别的车。被拒3次后,记者终于坐上了一辆车。
“要不是女朋友给我下的一天200元的指标没完成,我也不会去那么远。”上车后,车主说,由于近期整治“黑车”,他们一般只带熟客。如果被执法人员拦下,就说是自家亲戚或邻居。他说,在小区大门附近开“黑车”,每个人手里都有几个“VIP客户”,每天接送上下班,每次15—20元,一天也能赚到点钱。
●伎俩三:白天潜伏,夜间行动
孝陵卫南理工车站前,挂着“全面清理黑车营运,依法开展整治行动”的横幅。但每晚这个车站与附近的孝陵卫站前都会有近20辆面包车等候带客。
“5元钱,送到双拜巷。”6月23日晚间9点,记者刚下公交车,就有三四个车主围上来。记者上了一辆面包车,车主说,最近查得紧,白天都歇在家里,晚上才出来做生意。
“黑车”到底谁在开?
●人群一:技能单一,有心弃“黑”,无力从“白”“除了开车,我没其他本事,如果能找份正当工作,哪怕工资少一点,我都不会开‘黑车’。‘黑车’主里,像我这样情况的很多。”卢长太说。
卢长太现在是东方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的哥。“几年前我和妻子双双下岗,看到‘黑车’生意好,加上夫妻俩都会开车,于是就借钱买了一辆面包车,开起了‘黑车’。”卢长太说,可没干几天,他就被客管部门逮住了,罚了5000元。卢长太想放弃“黑车”找份工作,可去过街道和几家企业都无功而返。“40多岁,又没一技之长,房子贷款、孩子学费……”不到半个月,卢长太重操旧业。可没开多久,又被抓。
“在交谈中,我们鼓励他们参加出租车驾驶员培训。”市客管处副处长於强海说。当天,卢长太夫妇就把面包车卖掉,一同接受培训,后来加入“东方”。
市客管处做过统计,目前我市“黑车”从业人员中,76%为本地市民,其中七成为失地农民和下岗职工,这部分人除了开车,没别的技能,找工作困难。这两年来,通过客管部门的协调,已有20多人弃“黑”从“白”,但仅靠客运行业来解决这部分人的生存问题,渠道太窄。
●人群二:只看利润,铤而走险,弃“白”从“黑”
现在开“黑车”的都是找不到工作的?记者采访发现并不尽然。因为开“黑车”不缴各种规费,利润高,还有人干脆辞掉工作开“黑车”。
“现在开‘黑车’,一个月起码能赚3000多元。”专门在偏远小区门前开“黑车”的小宋原先在银行开押运车,一个月1800元。后来银行将押运工作转包出去,他只好当保安,而且是临时工,一个月收入1200元,辛苦又不自由。
小宋家住雨花台区与江宁区交界处,小区交通不便,“黑车”生意好得很。“虽然风险高,但回报不错。”小宋一琢磨,铤而走险,干脆辞职开起了“黑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