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半岛晨报
缺氧油味大温度高
每天平均掘进7米,每47米就要更换刀具,“潜伏”在大连地铁79中站至西安路站盾构区间的“韶山二号”盾构机已顺利推进了132米,而这里的施工人员也在地下与其相伴了60多个日夜。昨日,记者下到地下28米,在缺氧的狭窄空间内,体验盾构机内施工人员的辛苦。
体验1 132级台阶走得腿发抖
12个折回、132级台阶,这条直通地下28米的通道,地铁79中站至西安路站盾构区间施工者们每天要走多个来回,“小心脚下,楼梯有点陡。 ”中铁五局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不时地提醒着记者,记者走了一半多明显感到小腿发抖。“这还不算太深,有的标段下井梯高度有50多米深,工人们照样靠两条腿爬上爬下。 ”一旁的地铁指挥部工作人员说。
走下楼梯,眼前别有洞天。南侧是已现雏形的79中地铁站站台层,北侧则是通往西安路站的右线隧道。前方长达70多米的盾构机,在隧道内轰鸣着。
体验2
隧道深处有些缺氧
缺氧,是记者走向隧道深处时的明显感觉,而且周边的温度也开始升高,油味渐浓。但这样的环境,施工人员每天最少要连续呆8个小时。在盾头旁的主控室,驾驶员紧盯着4个功能不同的显示器,关注着盾构机每时的动态。
现场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盾构机的日掘进距离平均7米。“这轰鸣的声音是刀盘削割岩石的声音吗? ”记者问道。“你听到的主要是电机的声音,能达到90分贝左右,而掘进的噪音一般不会超过70分贝,在地面根本察觉不到。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进展
明年7月底实现双线贯通
自今年8月11日始发以来,“韶山二号”盾构机已经掘进了132米,刀具则更换了12把。“虽然单线长度都只有840多米,但穿越了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中风化地层,局部还存在砂卵石地层,具有岩石强度高、地质变化大等特点,施工难度很大。 ”项目总工李谷阳说。而且此区间沿线原始地貌为马栏河二级阶地,现为街道,沿线建筑物密集,管线、管道众多,局部地段基岩裂隙水还与海水相互连通。
尽管困难重重,但施工单位采取科技攻关、科学管理等方法确保工期。据悉,2012年1月,“韶山二号”将到达西安路站,2月初从79中站左线始发,7月底实现区间双线贯通。记者齐芳芳 |
|